【程蘇東】先秦兩漢文獻整理新趨向與文學研究的深化

近年來,先秦兩(liang) 漢文獻整理取得不少新成果,表現出新的發展趨向。對這一趨向進行梳理,無論是對古籍整理事業(ye) ,還是對先秦兩(liang) 漢文學研究,都具有一定意義(yi) 。

【程蘇東】文明史視域下的經學研究

從(cong) 先秦文獻的記載來看,周代貴族的社會(hui) 生活與(yu) 文化經典密切相關(guan) 。在享燕、大射、鄉(xiang) 飲酒等各種儀(yi) 式中,他們(men) 耳聞《詩》樂(le) 、目賞舞容,揖讓周旋之間皆有禮典可循。在朝堂論辯、外交折衝(chong) 等各類公私交往中,他們(men) 援引《詩》《書(shu) 》,出入墳典,質文相倚,信而有征。因此,晉大夫趙衰言:“《詩》《書(shu) 》,義(yi) 之府也;禮樂(le) ,德之則也。”

【程蘇東】“詭辭”以現義——論《太史公自序》的書寫策略

從(cong) 根本上說,“辭”隻是“指”的載體(ti) ,當“指”的表達訴求高於(yu) “辭”時,不僅(jin) 書(shu) 寫(xie) 者不必為(wei) “辭”所拘,閱讀者也不應執辭而索義(yi) ,這與(yu) 孟子提出讀《詩》應“以意逆誌”的思路頗有相近之處。作為(wei) 早期私人著述的典範,公羊學關(guan) 於(yu) “因史記作《春秋》”的一係列闡釋不僅(jin) 在取義(yi) 的層麵深刻影響了司馬遷,而且在書(shu) 寫(xie) 方式的層麵對司馬遷產(chan) 生了直接的影響。

【程蘇東】從貴族儀軌到布衣文本:晚周《詩》學功能演變考論

作為(wei) 古老的“王教”經典,《詩》一方麵成為(wei) 布衣之士獲得知識人身份,躋身士人階層的重要倚賴,另一方麵也開始隨著士人傳(chuan) 習(xi) 、論學的需要而發生傳(chuan) 習(xi) 方式、文本形態、闡釋向度等多個(ge) 層麵的變化,而這些轉變的背後透露出《詩》文本權威性來源的隱微轉移以及晚周時期社會(hui) 結構的整體(ti) 變化。

【程蘇東】立善兄雜憶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北大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石立善先生,於(yu) 2019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七歲。北大中文係程蘇東(dong) 老師連夜草寫(xie) 了這篇文章,追憶與(yu) 石立善老師的學術交往,讓我們(men) 得窺石老師質直、樸實的君子之風。我們(men) 特別在此發布,以寄托哀思。

程蘇東著《從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中心》出版暨簡介目錄

本書(shu) 以曆代“經目”的演變為(wei) 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開從(cong) “六藝”到“十三經”的專(zhuan) 題史研究。其研究大致分為(wei) 以下三個(ge) 方麵:基於(yu) 史實的考辨清理;考稽、探討經目演變的內(nei) 外部誘因以及前後因革或並存的不同經目之間的關(guan) 係;嚐試就“經目”本身及其與(yu) 經學史的關(guan) 係等問題作若幹理論性的探討與(yu) 總結。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