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任鋒作者簡介:任鋒,男,西元一九七七年生,晉地介休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政治學係教授。研究方向為(wei)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當代政治理論,政治文化。著有《道統與(yu) 治體(ti) :憲製會(hui) 話的文明啟示》《治體(ti) 代興(xing) :立國思想家與(yu) 近世秩序思維》《儒家與(yu) 憲政論集》(杜維明、姚中秋、任鋒合著)等。 |
托體(ti) 野史留白處: 金庸江湖兒(er) 女的長歌雅言
作者:任鋒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廿七日辛醜(chou)
耶穌2018年11月5日
金庸江湖世界的心史,從(cong) 天水一朝開啟大幕,似乎並非偶然。
於(yu) 我,第一次的閱讀,記得是一九八九年初一暑期。沉甸甸五大冊(ce) 的《天龍八部》,完全震驚了少年的懵懂心靈。這是一個(ge) 多麽(me) 匪夷所思的世界:人物之千姿百態,情節之跌宕起伏,線索之紛繁糾纏,時而大理,時而姑蘇,時而北荒,時而西陲,天山不憚其遠,中原不吝其深,浪子多情,壯士悲歌,就是一個(ge) 呆頭呆腦的小和尚都顯得好玩至極!
回想起來,上世紀八十年代金庸武俠(xia) 開始風行,不啻幾代人的文化啟蒙,於(yu) 情愫,於(yu) 人性,於(yu) 世事,於(yu) 故國風物,皆如是。“文化熱”中多少舶來的高頭講章,有幾部能如此深入人心、回味久遠呢?作為(wei) 一個(ge) 少年,不久前還奮激於(yu) 某部電視片中的黃色藍色文明論,不意於(yu) 此間窺到多色調、多樣態的文化天下。
《天龍八部》的閱讀體(ti) 驗難以忘懷,後來讀《射雕》、《笑傲》頗有曾經滄海之感。漫卷七情,倏生倏滅,向慕少艾之情,生死以之之情,怨婦狠鷙之情,報恩複仇之情,殺身成仁之情,若夢幻泡影,若長星懸夜。笑他癡,笑他看不破,卻是一切有為(wei) 法,天地豈欺我。似佛,近儒,這意境,應追溯到陳寅恪先生所說的“一大事因緣”,即化解釋迦智慧的中華文明之宋代再生。山河大地,天理昭昭,依然是中國人對此世間的一往深情,境界卻轉進多重。
我自小好讀好聽武俠(xia) 說部,如《三俠(xia) 五義(yi) 》係列。讀者有心,可取與(yu) 金翁江湖做一比較。如顏查散、錦毛鼠、展南俠(xia) 等忠臣義(yi) 士,輾轉騰挪的世界不過是北宋江浙到汴京之東(dong) 西區域、聖君賢相之傳(chuan) 統體(ti) 製、懲惡揚善之傳(chuan) 統教義(yi) 。相形之下,金庸的江湖世界,讓我們(men) 看到的是一個(ge) 更為(wei) 廣袤的中國、一個(ge) 複調共鳴的文化宇宙。
這是一個(ge) 現代人視野中的近世中國。他從(cong) 大理、從(cong) 遼金、從(cong) 蒙古、從(cong) 西夏,借用一個(ge) 時髦的學術課題名目,“從(cong) 四周看中國”。他還從(cong) 一個(ge) 個(ge) 草莽田野的江湖視角,從(cong) 不顯體(ti) 製身份名位的平民視角,來眺望我們(men) 棲居的詩意大地。
現代思想大家錢穆先生曾提醒我們(men) ,《水滸傳(chuan) 》乃承兩(liang) 宋理學傳(chuan) 統而來。開篇一人物王進,逃官遁世,神龍見首不見尾,逍遙於(yu) 一百零單八將之外。天罡地煞之興(xing) 滅,聚義(yi) 招安之命數,不能籠絡其人。賓四先生以為(wei) 此乃施耐庵作者自喻,印鑒宋以來士人道統猶在政統之上的共識觀念。
宋以來的近世社會(hui) ,與(yu) 唐相比,平民化構成顯著趨勢。宋政宋學的興(xing) 起,就是這一社會(hui) 演進大勢的思想文化呼喚。在政治上,王權強化和士權張大是兩(liang) 個(ge) 並行線索,二者又都是同期公共精神蓬勃發展的活躍詮釋者。王者主持公道,士人代言公論,這是宋學以降的思維主題。其中又以士人出自田野民間,往往勾連朝野,成為(wei) 廟堂和江湖之間的重要擺渡者。範文正公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挺立天下憂樂(le) 之上,典範為(wei) 世人熟知,也開啟近世士風學風。
因此而有宋學的強烈平民氣質,不似中世門第貴族社會(hui) 之雍容華貴、保泰持盈,宋儒高倡王道義(yi) 理,理學重視道統獨立。宋代君臣首肯“道理最大”,士人以共治天下為(wei) 成憲。若不得誌,則退藏守道,道高於(yu) 君,理重於(yu) 勢,衍為(wei) 明清以來世道人心之所尚。
《水滸傳(chuan) 》王進所遁處,不就是金庸的江湖世界嗎?
國家意識敏銳的韓非子老早指出,“儒以文亂(luan) 法,俠(xia) 以武犯禁”。麵對暴君汙吏,道義(yi) 人心的擔綱者無外乎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密切聯係的儒士和俠(xia) 士呀!金庸的江湖世界,往前追溯,《鮚埼亭集》之傳(chuan) 統,虯髯客聶隱娘之傳(chuan) 統,太史公遊俠(xia) 刺客之傳(chuan) 統,孔墨老佛之傳(chuan) 統,舜禹箕子之傳(chuan) 統,煙波浩淼,蕩滌乾坤,國人肝膽魂魄在茲(zi) 生茂。
金庸江湖世界中的俠(xia) 士們(men) ,遠非三俠(xia) 五義(yi) 、雍正劍俠(xia) 所能範圍,展現了更為(wei) 平民化的旨趣。喬(qiao) 峰、郭靖、令狐衝(chong) ,莫非從(cong) 田野草莽走來,上焉者如王侯公子段譽,下焉者如煙花叢(cong) 中小寶,活脫脫以常人情性跳躍目前,施展非凡行蹤。那些作為(wei) 配角的王者、貴族,如鐵木真、阿骨打、完顏洪烈、朱元璋,多在平民視角中踐履其通往王者的成敗道路,曝露由下而上升騰過程中的人性複雜麵。金庸筆下的俠(xia) 之大者,卻在彼而不在此。在襄陽保衛戰,在王侯不得臣、超越夷夏之辨的殺身成仁,在“雖千萬(wan) 人吾往矣”的聚賢莊、光明頂狙擊戰,在無盡野史中的失蹤歸來者。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將宋明以來社會(hui) 自由講學運動,稱之為(wei) 吾民族文化之元氣,主退不主進,於(yu) 權勢淩虐處衛道請命。金庸的江湖世界,也正是共守這近世形成的道義(yi) 天地,嗬護著天下民夫的赤子初心。筆走野莽,寄寓的卻是吾族心史、精神史。胡金銓改編拍攝《笑傲江湖》,一接其抗議暴政的“龍門客棧”,將這部大政治寓言的用世之意一語道破。
金庸的江湖世界,因此是近世平民化精神的龍象馳騁。寒江獨釣,江心荒屋,因野史而寓春秋,賦俠(xia) 士以雅言,舉(ju) 江湖而提撕廟堂,留白處是匹夫匹婦胸中未裂之六經、先聖未絕之道統呀。陳寅恪先生晚年有言,“歐陽永叔少學韓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記》,作義(yi) 兒(er) 馮(feng) 道諸傳(chuan) ,貶斥勢利,尊崇氣節,遂一匡五代之澆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wei) 我民族遺留之瑰寶。孰謂空文於(yu) 治道學術無裨益耶?”讀者諸君,若非以娛樂(le) 文字視之,孰謂俠(xia) 義(yi) 說部於(yu) 道心無補乎?
責任編輯:劉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