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芳】“告諸往而知來者” ——2021年“古典傳統與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學校開班儀式致辭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21-07-16 17:09:31
標簽:告諸往而知來者
劉鐵芳

作者簡介:劉鐵芳,男,西元一九六九年生,湖南桃江人,湖南師範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cong) 事教育哲學、道德教育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古典傳(chuan) 統的回歸與(yu) 教養(yang) 性教育的重建》《生命與(yu) 教化:現代性道德教化問題審理》《保守與(yu) 開放之間的大學精神》等。

“告諸往而知來者”

——2021年“古典傳(chuan) 統與(yu) 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學校開班儀(yi) 式致辭

作者:劉鐵芳

來源:“劉鐵芳人文教育”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醜(chou) 六月初三日辛酉

          耶穌2021年7月12日

 

 


尊敬的唐文明教授,尊敬的顏勝利處長、彭運石書(shu) 記,各位嘉賓、各位青年朋友:大家上午好。炎炎夏日來臨(lin) ,我們(men) 相聚在美麗(li) 的嶽麓山下、湘江河畔、桃子湖邊,相聚在被北京師範大學劉寶存教授譽為(wei) “全國最美教科院”的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參加2021年“古典傳(chuan) 統與(yu) 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學校的學習(xi) 活動。在此,我代表教科院和湖南師範大學古典教育研究中心,對各位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

 

本次暑期學校的成功舉(ju) 辦要感謝湖南省教育廳學位辦的大力支持,感謝學校各單位特別是研究生院的鼎力相助。本次暑期學校招生啟事一經發布,反響熱烈、報名非常踴躍。我們(men) 收到來自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線下正式學員申請121份,線下旁聽學員申請29份,線上旁聽申請共101份。申請者來自教育學、文學、哲學、曆史學等不同學科領域。本次暑期學校錄取線下正式學員80人,線下旁聽學員29人,線上旁聽不設名額限製。學員來自不同學科與(yu) 地區,其中有學生,也有教師,特別是有不少中小學教師。這正指向我們(men) 的目標,就是麵向全國,麵向不同的群體(ti) ,開放辦學,促進學科交叉,彼此融通。希望大家在暑期學校學習(xi) 期間多交朋友,開闊視野,豐(feng) 富知識,收獲友誼,建立跨學科、跨區域的學術共同體(ti) 。

 

本次暑期學校授課導師中名家雲(yun) 集,有多年從(cong) 事儒學與(yu) 中國哲學研究的清華大學唐文明教授,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湘潭大學陳明教授,對中國古典學術有著精深研究的同濟大學張文江教授,西方古典學專(zhuan) 家海南大學程誌敏教授,馬克思哲學研究知名專(zhuan) 家、吉林大學賀來教授和現象學界代表人物中山大學朱剛教授等。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慷慨應邀、前來講學的各位學界大咖們(men) 。相信他們(men) 會(hui) 給我們(men) 呈上豐(feng) 盛的精神大餐,所有學員在這段時間都會(hui) 收獲滿滿。本次暑期學校,我們(men) 特別安排了多次集體(ti) 研討,希望集體(ti) 研討能夠激發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促進學術的深入交流與(yu) 友誼的升華。我們(men) 的宗旨是立足古典傳(chuan) 統解讀,但不局限於(yu) 此,而是力求以更寬廣的視野,求得過去、現在與(yu) 未來的融通。

 

湖南師範大學古典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於(yu) 2017年6月,其成立初衷是針對當下教育研究與(yu) 實踐缺乏紮實的思想基礎、存在無根化、淺薄化的傾(qing) 向,旨在深入挖掘並轉化古典思想資源,深化對教育根本問題的思考,更深層次地反思和回應當代教育問題。這也是當前許多教育學和其它人文社科學者的共識,直接或間接投身於(yu) 古典教育研究的學者也越來越多。古典教育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逐步建成跨學科、跨地域的學術團隊,開始形成鮮明的研究特色,撰寫(xie) 了多篇古典教育博士論文,發表係列研究論文,出版古典教育相關(guan) 專(zhuan) 著多部。在華夏投資集團的支持下,設立了華夏古典教育研究獎,已舉(ju) 辦了三屆頒獎典禮和古典教育論壇。我們(men) 還致力於(yu) 將古典教育研究與(yu) 中小學教育實踐、中小學教師培訓結合起來。2017年12月提出中國少年培育理念,隨即組建“中國少年培育聯盟”,以培育自信、豪邁的中國少年為(wei) 目標,我們(men) 進行了多所聯盟學校辦學理念與(yu) 學校課程診斷,編著古詩文讀本,在中小學進行禮儀(yi) 教育、詩歌教育、自然教育等實踐探索。我們(men) 重返古典教育傳(chuan) 統並不是一味好古,而是在當下時代背景下,激活古典思想資源,在古今中西的視閾中打開自我,追尋生命和精神的整全,以期推進當代中國教育實踐的內(nei) 在轉向,促進教育實踐的文化價(jia) 值自覺。

 

 


常有人問起,為(wei) 什麽(me) 要倡導古典教育研究?在一個(ge) 新就是好的時代裏,我們(men) 力求以誠敬的姿態重返古典,深入開展古典教育研究與(yu) 實踐,不辭辛苦地開辦暑期學校,究竟是為(wei) 了什麽(me) ?古典教育乃是“古”而“典”的教育。所謂“古”意指出於(yu) 古代、曆經曆史時間檢驗;所謂“典”則是指超越曆史時間與(yu) 空間的局限而達於(yu) 民族、人類生命之典則。正因為(wei) 如此,所謂古典教育並不是回到古代,而是經由不斷地重溫古典典籍而達到對民族、人類之典則的體(ti) 認,進而有效地提升當下我們(men) 自身的生命。孔子有言,“告諸往而知來者”,重溫古典教育傳(chuan) 統,乃是為(wei) 了更充分地打開我們(men) 自己,讓我們(men) 足夠地廣闊,足夠地包容,足夠地去愛。重溫古典傳(chuan) 統,並不是讓我們(men) 固守傳(chuan) 統,回到過去,而恰恰是為(wei) 了更好地開啟當下,迎接未來,由此而更好地活在當下已至未來。用北京大學吳飛老師的說法是,“我們(men) 研究古代和挖掘古代不是為(wei) 了複古,而是對目前有一個(ge) 更好的解釋。使之和目前發生作用,而使得我們(men) 現在的曆史能向更加有序的方向發展。”

 

這裏我再談談我們(men) 的學習(xi) 方式,也即我們(men) 究竟應以何種姿態轉向古典傳(chuan) 統?我在這裏說四點:切己體(ti) 察,虛心涵泳,切磋琢磨,融通血脈。所謂切記體(ti) 察,就是要從(cong) 自我完整生命個(ge) 體(ti) 出發,整體(ti) 地融入其中,感受古典的魅力;所謂虛心涵泳,就是盡可能地拋開成見,打開自我,浸潤其中;所謂切磋琢磨,一是指師友之間的彼此磨礪,二是指我們(men) 自身內(nei) 在生命的磨礪;所謂融通血脈,乃是指我們(men) 親(qin) 近古典,最終是讓我們(men) 與(yu) 民族、人類深遠的精神血脈相連通,進而讓我們(men) 自身活得通透,活得高遠。我們(men) 今天大力倡導批判性思維,也叫審辨式思維。無疑,這對於(yu) 我們(men) 今天籲求創新、彰顯個(ge) 性的時代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我們(men) 同樣需要考慮的一個(ge) 問題是批判性思維的起點與(yu) 基礎究竟是什麽(me) ?我們(men) 究竟站在哪裏來展開我們(men) 的審辨性思維?殊不知蘇格拉底審辨式思維到基礎乃是愛與(yu) 虔敬,對城邦之愛與(yu) 對神的虔敬。我們(men) 常言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我們(men) 忘了思想的巨人是那麽(me) 容易讓我們(men) 站上去麽(me) ?而實際上我們(men) 不過是站在盲目與(yu) 虛空之上,我們(men) 站立的姿態乃是自大而驕橫,骨子裏卻是無力與(yu) 虛空。用流行的話語來說,我們(men) 站了半天,原來站的不過是寂寞而已。倡導古典教育,就是要在時代的喧囂之中能認真地聆聽古典智慧,以喚起我們(men) 內(nei) 心的高貴與(yu) 寧靜,獲得一種柏拉圖所言的“那珍貴的喜悅”(dear delight)。

 

我們(men) 再把目光轉向兩(liang) 千多年前孔子和弟子相與(yu) 論學、彼此言誌的經典場景:當曾點舍瑟而作,說出“異乎三子者之撰”:“暮春四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隨後夫子喟然歎曰:“吾與(yu) 點也。”孔子之所以與(yu) 點,正是因為(wei) “風乎舞雩”所打開的世界正是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回返古典,就是讓我們(men) 在天地人神之間開啟我們(men) 更為(wei) 本真、更為(wei) 基本的存在,由此而更充分地打開自我,讓我們(men) 的生命變得更宏闊。心中常係念著兩(liang) 句話:“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wei)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真正高宏之人,必能造福人類。”願與(yu) 各位共勉。

 

最後,希望大家照顧好自己,注意生命和財產(chan) 安全,在長沙度過一段充實而難忘的時光。期待大家以後繼續關(guan) 注、支持湖南師大教科院和古典教育研究中心的發展。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