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曉林作者簡介:黃曉林,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畢業(ye) 。曾用名惠林、複齋、一複。出版有《日用常行》。 |
閑話杜維明的《儒家人文精神的普世價(jia) 值》
作者:黃曉林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初七日乙未
耶穌2016年5月13日
黃:你怎麽(me) 想把這篇文章發給我看呢?
周:我覺得這篇文章寫(xie) 得非常有思考意義(yi) ,而且是傳(chuan) 播儒家文化的。
黃:杜維明這個(ge) 人,你之前了解嗎?
周:不太了解,我隻是關(guan) 注了一個(ge) 微博,微博裏有這篇文章。
黃:杜維明是研究中國文化,或者說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所謂新儒學的代表人物,學術地位非常高。2010年在春節時他和範曾在北京大學有一次對話,是北京電視台現場報道的,題目是《天與(yu) 人》,一連報道了四次,影響很大。2008年我在北大參加社會(hui) 學係的“宗教與(yu) 社會(hui) 高層論壇”,他也應邀去參加了,我也聽了他的講演。這個(ge) 人,我的感覺是:第一點,他那次和範曾的對話沒有顯示出一種讓人不一樣的東(dong) 西。他雖然秉承儒家的思想,當然,西方的思想他肯定也接受了很多。但是在電視現場,真的還沒有表現出儒家說的那種“內(nei) 聖外王”的氣勢,說句大不敬的話,甚至讓人感覺有點猥瑣。我說的就是在當時的場景下,和範曾比起來。這件事情我和我的一位老師也討論過,她也看了《天與(yu) 人》這個(ge) 電視專(zhuan) 題,也有這種感覺,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儒家人文精神的普世價(jia) 值”,這種提法,我認為(wei) 是有問題的,杜維明認為(wei) 這種思想可以推向全世界,放之四海而皆準,我認為(wei) 不一定!可能就是在中國文化、華夏文化裏最合適,在其他文化裏就不一定合適。我給你們(men) 講課那天也說了,如果整個(ge) 世界都是一種文化取向,這個(ge) 世界肯定是要有問題的。所以這個(ge) “普世價(jia) 值”提法是有問題的,你要有這個(ge) 認識。
周:我覺得這個(ge) 標題事實上寫(xie) 的可能有點大了?
黃:對!不僅(jin) 僅(jin) 是大,而且現在很多人都愛提“普世價(jia) 值”這種說法,或者認為(wei) 西方的價(jia) 值觀就是“普世價(jia) 值”。在我的理念中,這是絕對錯誤的。
周:但是這個(ge) 題目,我想可能隻是一個(ge) 噱頭。
黃:是的,我認為(wei) ,杜維明在知識層麵肯定沒問題,中西方文化的東(dong) 西他理解的都很到位,包括對儒家的理解也非常深刻。但是從(cong) 寫(xie) 作方式和思維上,基本上是說他人的事情,不說自己的事。所以我們(men) 說寫(xie) 文章,隨筆的形式最好,為(wei) 何好呢?這是我要講的第三點。就是要寫(xie) 自己的事,寫(xie) 別人的事幹什麽(me) 呢?別人的事情,其實我們(men) 都理解不透,所以那天我跟你們(men) 講,“點滴所得,皆在親(qin) 征”,自己做過的事情,領會(hui) 理解的才深刻。你看他這裏麵就有這個(ge) 問題,說這說那,說西方的蘇格拉底、亞(ya) 裏士多德,說孔子的書(shu) 之類的,包括宋明理學的東(dong) 西,熊十力、梁漱溟的東(dong) 西寫(xie) 得也很多,寫(xie) 得也都非常好,從(cong) 知識的角度去接受,肯定是任何問題都沒有,而且分析得非常深刻。但是說自己的少,他把儒家當做學問看,而我認為(wei) 儒家不是學問,而是生活。這些年我參加讀書(shu) 會(hui) 和所謂的“大學者”們(men) 接觸,包括現代所謂新儒學的三大代表人物等,他們(men) 都是把儒家當做學問來做,其實呢,儒家也好,儒學也好,不是一種學問,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是要驗之身心,應該是這種理解。
周:但是我覺得總得有人把儒家當做學問來做。
黃:也可以這麽(me) 說,我們(men) 先說他的問題,這種提法也是對的,當然這裏有當學問做和當生活去體(ti) 驗的區別。儒家講“踐履篤行”,學東(dong) 西的目的還是為(wei) 了在生活中去應用。所以太偏重任何那方麵也是不行的,所以兩(liang) 頭要兼顧,你說的也對,這是我的感覺。繼續講第三點,這篇文章寫(xie) 出來之後,讓我感覺是“依他啟”,就是依據他人的說法開始,不是從(cong) 自己的內(nei) 心感受、生活感受中開始的。所以這篇文章放到我們(men) 這裏,我們(men) 肯定是不會(hui) 用的,或者說看不上他這種寫(xie) 法。這是一篇比較偏學術的文章,但是我跟你們(men) 講過好文章的幾個(ge) 表達方式,不是說學術的東(dong) 西非要這樣,其實學術化的東(dong) 西也是要深入人心的,也是深入到人們(men) 的生活中的,所以應該有這種觀念。他這篇文章如果我們(men) 用,會(hui) 讓人覺得寫(xie) 法不合格,思想上也有問題。
最後,這篇文章裏還有四個(ge) 總結,我就想了,這四個(ge) 總結很好。但以你現在的閱曆,可能沒有辦法理解這麽(me) 多。你如何理解?你就應該和我們(men) 的“四個(ge) 回歸”對照著理解,你可以比較,有好多地方都是類似的。你仔細體(ti) 會(hui) 體(ti) 會(hui) 。
周:好,其實,“人和自然如何取得持久的和諧”,實際上就是“回歸大自然”。
黃:對,最後四個(ge) 總結裏,“人與(yu) 天道如何相輔相成”,這就有“回歸吾心”的意思;“與(yu) 家庭、國家、世界形成健康的互動”,我認為(wei) 可以理解為(wei) “回歸簡單生活”;還有一個(ge) 人的“身心心裏靈覺與(yu) 神明如何融會(hui) 貫通”,和我們(men) 的“回歸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都有相似之處,我感覺他的四種提法和我們(men) 的四個(ge) 回歸,你可以對照理解一下。
今天你給我發這篇文章,我認為(wei) ,你如果開始關(guan) 注這些內(nei) 容,是一個(ge) 非常好的開頭,其實這類文章我過去看過很多。對你們(men) 年輕人來說,如果能持續關(guan) 注這樣的文章,並且有一定的興(xing) 趣,你的水平和境界很快就會(hui) 有一個(ge) 提升。
周:類似這樣的文章,我之前看過的特別少。
黃:所以,你發這篇文章給我,我就想到了這些,跟你閑聊一下。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