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蒼龍】儒家教育複興與中國社會個體化:兼談如何以社會科學拓展儒學研究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24-06-01 11:52:09
標簽:
王蒼龍

作者簡介:王蒼龍,男,西元一九八六年生,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hui) 學博士。現為(wei) 英國布萊頓大學社會(hui) 學係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wei) 儒家教育複興(xing) 的文化、社會(hui) 及政治影響,長期關(guan) 注儒學與(yu) 中國公民身份研究。

儒家教育複興(xing) 與(yu) 中國社會(hui) 個(ge) 體(ti) 化:兼談如何以社會(hui) 科學拓展儒學研究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在2024年5月24日於(yu) 法國巴黎舉(ju) 行的“當今儒學研究的新視域”研討會(hui) 上,我有幸做了一場關(guan) 於(yu) 儒家教育複興(xing) 與(yu) 中國社會(hui) 個(ge) 體(ti) 化進程的報告。這個(ge) 報告主要探討了儒家教育在現代中國的複興(xing) ,以及這一複興(xing) 如何與(yu) 社會(hui) 的個(ge) 體(ti) 化進程相互交織、相互影響。

報告開始時,我介紹了中國的個(ge) 體(ti) 化進程。不同於(yu) 西方國家,中國的個(ge) 體(ti) 化是由國家主導並通過政策和製度推動的。在這個(ge) 過程中,儒家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道德教育和自律培養(yang) ,幫助個(ge) 體(ti) 形成自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儒家教育的興(xing) 起不僅(jin) 是對傳(chuan) 統價(jia) 值的複興(xing) ,也為(wei) 個(ge) 體(ti) 的發展提供了精神和道德支持。

接著,循著中國社會(hui) 個(ge) 體(ti) 化的理論視角,我分析了儒家教育在當代中國的複興(xing) 情況。許多家長選擇讓孩子接受儒家經典教育,認為(wei) 這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升孩子的道德修養(yang) ,還能培養(yang) 他們(men) 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一趨勢顯示出儒家教育在重視道德和個(ge) 人修養(yang) 方麵,與(yu) 當前國家主導的教育係統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更強調技能和知識的傳(chuan) 授。

然而,家長們(men) 在選擇教育方式時麵臨(lin) 著兩(liang) 難困境。盡管他們(men) 對國家教育係統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其應試導向和對道德教育的忽視,許多人仍擔心儒家教育未被國家認可,可能會(hui) 影響孩子未來的學曆和就業(ye) 機會(hui) 。這種矛盾使家長們(men) 在認可儒家教育價(jia) 值的同時,又不得不依賴國家教育係統,以確保孩子能夠獲得國家認可的學位。

儒家教育在實踐中也麵臨(lin) 著一些矛盾。雖然強調學生的個(ge) 性化發展和自主學習(xi) ,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紀律和權威要求。這種矛盾在教育實踐中表現得尤為(wei) 明顯。學生和家長在傳(chuan) 統儒家價(jia) 值觀與(yu) 現代個(ge) 體(ti) 主義(yi) 價(jia) 值觀之間不斷調和,形成了一種“新儒家個(ge) 體(ti) 主義(yi) ”,既強調自我實現和個(ge) 人誌向,又不完全拋棄傳(chuan) 統的集體(ti) 主義(yi) 和家庭責任。

為(wei) 了更好地理解和拓展儒學研究,我提出了通過社會(hui) 科學視角進行擴展的必要性。社會(hui) 科學提供了研究社會(hui) 現象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men) 深入分析儒家教育與(yu) 社會(hui) 個(ge) 體(ti) 化的複雜關(guan) 係。例如,社會(hui) 學可以幫助我們(men) 理解儒家教育在現代社會(hui) 中的角色和影響,包括其對社會(hui) 階層、家庭關(guan) 係以及個(ge) 人身份認同的影響。通過采用社會(hui) 科學的方法,我們(men) 可以更全麵地分析儒家教育如何在當代中國的社會(hui) 變遷中發揮作用。

此外,社會(hui) 科學還可以為(wei) 儒學研究提供新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例如,個(ge) 體(ti) 化理論、社會(hui) 資本理論和文化社會(hui) 學等,都可以為(wei) 理解儒家教育在現代社會(hui) 中的複興(xing) 提供新的視角。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jin) 可以豐(feng) 富儒學研究的內(nei) 容,也可以為(wei) 解決(jue) 當代社會(hui) 麵臨(lin) 的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總的來說,儒家教育複興(xing) 不僅(jin) 是對傳(chuan) 統價(jia) 值的回歸,更是在現代中國個(ge) 體(ti) 化進程中的一種新表達。通過研究儒家教育在當代社會(hui) 中的作用,我們(men) 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個(ge) 體(ti) 化進程的複雜性和矛盾,也為(wei) 未來的儒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這場報告旨在引發更多關(guan) 於(yu) 儒學與(yu) 現代社會(hui) 互動的討論,促進儒學在新時代的持續發展。社會(hui) 科學的引入,將使儒學研究更加全麵和多元化,為(wei) 儒學在當代社會(hui) 中的應用提供更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寫(xie) 在最後】有關(guan) “儒家教育複興(xing) 與(yu) 中國社會(hui) 個(ge) 體(ti) 化”的詳細而深入的探討,感興(xing) 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新著:《教化儒家個(ge) 體(ti) :中國儒家教育複興(xing) 》(Cultivating the Confucian Individual: The Confucian Education Revival in China, Springer Nature, 2023)。該書(shu) 的網絡鏈接如下:

Google Books: https://www.google.co.uk/books/edition/Cultivating_the_Confucian_Individual/nrnHEAAAQBAJ?hl=en&gbpv=0

Springer Link: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3-031-27669-9#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