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非】答好莊子者雲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9-02-13 23:16:33
標簽:莊子
吳笑非

作者簡介:吳飛,字笑非,號太常、經禮堂,男,辛酉年(西曆1981年)生,山東(dong) 濟南人。業(ye) 鄭學,尊周書(shu) 院(網站)、道裏書(shu) 院(網站)管理員。出版有《漢學讀本》(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7年4月)《禮學拾級》(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吳笑非答好莊子者雲(yun)

作者:吳笑非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正月初九日辛巳

          耶穌2019年2月13日

 

曰:齊物論曰:夫道未始有封,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lun) ,有義(yi) ,有分,有辯,有競,有爭(zheng) ,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ei) ,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誌,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zhong) 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案:若以為(wei) 春秋經,則此非知春秋者言也。莊子之義(yi) ,好其未始有始而已,欲稱孔子,故曰議而不辨,蓋議者猶可謂未分,辨則判矣。惟聖人之誌,以春秋行天子事,不辨何以俟聖,又何筆法雲(yun) ?故業(ye) 左氏者尚可逶迤,業(ye) 公穀者,聞而攘臂矣。是篇之詖,坐有無太甚耳。

 

天道曰:孔子西藏書(shu) 於(yu) 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shu) ,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yu) 是繙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孔子曰:“要在仁義(yi) 。”老聃曰:“請問:仁義(yi) ,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yi) 則不生。仁義(yi) ,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wei) 矣?”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yi) ?”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yi) 之情也。”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shou) 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yi) ,若擊鼓而求亡子焉?夫子亂(luan) 人之性也!”

 

案:中心物愷,與(yu) 樂(le) 記悖,或莊學雜說。兼愛無私,則墨家者言。

 

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shu) 、禮、樂(le) 、易、春秋六經,自以為(wei) 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yu) 上風,雌應於(yu) 下風而風化。類自為(wei) 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其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wu) 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yu) 化為(wei) 人!不與(yu) 化為(wei) 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案:此不知作春秋之義(yi) ,並返魯作春秋亦不顧者言耳。又曰不與(yu) 化為(wei) 人,是不以六經為(wei) 人道。所以然者,若非老子以百姓心為(wei) 心,則如墨子之尚同耳。然則莊老墨子之何如以百姓心為(wei) 心?莊老以虛極,墨子以钜子耳,果化為(wei) 人乎?且化者,有別也,其性無別,何化之有?是篇以萬(wan) 物與(yu) 我為(wei) 一乎,為(wei) 異乎?

 

要之,諸君讀天下篇可知,時之百家,不過墨、老、名耳,孔門其衰矣。茍無孟子振臂於(yu) 前,荀子登高於(yu) 後,而秦漢尚尊博士,則六經其絕,堯舜道竟矣。而漢儒復起之功,亦曰著矣。百家之弊,過在推極,必欲無厚以入無間,何等暢快?然則快意而已。夫天之生物,萬(wan) 物散殊,理非難明,正坐人欲無極耳。故肯綮非能無間也,亦不待無厚也。以日新之割,斷體(ti) 解之肴,刃折而俎升,不亦築氏、庖人之無事乎?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