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港台新儒家微論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8-03-24 16:32:55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我的孔子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二月初八日乙卯

         耶穌2018年3月24日

 

 


【新儒家】如何定義(yi) 新儒家,人言人殊。我認為(wei) ,反本開新這個(ge) 成語是最恰當的定義(yi) 。新儒家首先是儒,必須吃透聖經聖言,抓住儒家的道德政治原則,確立大本;新儒家要新,有一定的新知識、新見識、新風貌、新氣象,在製度追求方麵有與(yu) 時偕宜的時代性。反本而不複古,開新而不唯新,此之謂新儒家。

 

【答客】或問:近聞人言大陸新儒家與(yu) 港台新儒家之區別。請問大陸新儒家之名是否成立?若成立,其與(yu) 港台新儒家區別到底何在?答:大陸新儒家可以蔣慶、陳明、康曉光、秋風諸君為(wei) 代表,特別關(guan) 心政治文明和製度建設,追求儒家憲政。而港台新儒家對政治的關(guan) 心度較低。或許這是兩(liang) 者最大的區別。

 

【新儒家】港台新儒家對政治的關(guan) 心度較低,這個(ge) 判斷有現實依據。他們(men) 對台灣政治轉型和製度變革的積極性、參與(yu) 度、影響力都很低,台灣社會(hui) 、製度和教育各個(ge) 領域儒味淡薄。轉型之後,儒家文化不僅(jin) 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去儒家化、去中國化的惡潮愈掀愈烈。

 

【新儒家】兩(liang) 蔣時期,台灣政治頗為(wei) 開明,言論相當自由,對於(yu) 儒家又有一定尊重。如果港台新儒家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未嚐不可能將台灣打造成中華文化的複興(xing) 基地。那對於(yu) 儒家文化的複興(xing) 和中華文明的重建,意義(yi) 非同小可,那是台灣之福,更是大陸之幸和整個(ge) 中華民族之幸。

 

【新儒家】或說:“港台諸大儒之用心,乃在中華民族千秋大業(ye) ,區區台島,何足論之!若論文化影響力,當以長遠目光視之,不必限於(yu) 當時!孔子雖不遇,然其影響力之大非在晚周,乃在後世!”這是將“萬(wan) 古長空”與(yu) “一朝風月”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了。殊不知孔孟為(wei) 了“一朝風月”棲棲遑遑周遊列國,垂老方休。

 

【新儒家】我指出新儒家對現實政治關(guan) 注不夠不到位,對台灣政治影響不大,這是基於(yu) 現實的邏輯判斷,也是學理責備。並非否定他們(men) 的賢,而是認為(wei) 他們(men) 還可以更加賢能,更加有力地批判邪說,反思五四,並對三民主義(yi) 進行友好批評,爭(zheng) 取讓兩(liang) 蔣認識其缺乏形上依據、嚴(yan) 重背離中道的重大文化缺陷。

 

【新儒家】或謂何必苛責港台新儒家,還是多多關(guan) 心大陸儒家。狹隘得可笑。豈不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況港台非它山,新儒家非他人。他們(men) 的經驗和教訓,長處和不足,對於(yu) 大陸儒家的發展和中華文明的重建,最有借鑒參考意義(yi) 。學而知其不足,如理如實評判,是對他們(men) 真正的尊重。一味苟譽,反而褻(xie) 瀆和辜負。

 

【新儒家】新儒家最大的學術問題是未能打破民主迷思,把西方民主製與(yu) 王道劃等號,主動放棄了對於(yu) 現代王道和新禮製的構建責任。儒者是仁者,通達仁本主義(yi) 者,對於(yu) 自由主義(yi) 的民主製度的優(you) 缺點,不難洞若觀火。正確的態度是,擇其善者而從(cong)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xi) 借鑒而後超越,納其精華於(yu) 新禮製。

 

【新儒家】牟宗三先生通達佛道和康德,但對它們(men) 過於(yu) 抬舉(ju) ,喜歡曲為(wei) 之辯,為(wei) 它們(men) 某些有別於(yu) 儒理、有違於(yu) 中道的思想觀點巧辯,或者將它們(men) 與(yu) 儒學強行比附。佛道和康德各有長處,與(yu) 儒學各有相通處,但差別也很明顯。差別之處,儒者不宜為(wei) 之粉飾,不能強合苟同。2018-3-24餘(yu) 東(dong) 海於(yu) 南寧

 

附關(guan) 於(yu) 牟宗三先生的幾則舊話:

 

【牟宗三】牟先生是學院派儒者,雖然未達聖賢境界,不足以接續儒家道統,但儒家立場堅定,見識頗正,著作頗多正知正見,仍然不愧為(wei) 一代大儒。李澤厚斥之“智力體(ti) 操之學”,信口雌黃。李澤厚浮皮潦草,連牟先生的背影都看不見,也敢妄論君子。

 

【牟學】牟宗三先生為(wei) 民國五大師之一,造詣和境界很高,比錢穆還略高一籌。但是,尚非最高境,離聖境尚有距離。對佛道和西學、西製推崇過度,也是一病。例如對道家,孔子既相當尊重,又有所批評,《論語》中已有定論。牟先生則常常曲為(wei) 之辯解,立場有失中正、眼光不夠透徹也。

 

【牟學】將牟先生列為(wei) 民國五大師,是我的主意。胡適對牟宗三評價(jia) 不高,隻能說明胡適自己不行,有眼不識泰山。上士可以理解、尊重中士,中士不能理解、尊重上士,自然不能正確評判上士。相比牟先生,胡適連中士都談不上,最多中下之間。至於(yu) 胡適的崇拜者,就更等而下之了。

 

【牟宗三】牟肯定道統、良知對政治的指導與(yu) 參與(yu) ,其政治眼光無疑超越了西方民主。但他在政治上仍然立足自由主義(yi) ,仍以民主為(wei) 製度追求。這正是牟的局限。最優(you) 質的民主,終究不同於(yu) 王道政治和禮樂(le) 製度。在未來新禮製中,民主隻是其中一個(ge) 環節,民意有其適用範疇的嚴(yan) 格限製。詳見《主權在民論》。

 

【三統】牟宗三的三統並建論值得肯定。道與(yu) 學,道統與(yu) 學統,血脈相通而各有側(ce) 重。道統側(ce) 重於(yu) 中道,聖經聖人共同代表,擁有憲位,高於(yu) 政統;學統側(ce) 重於(yu) 學術,不同家數自由爭(zheng) 鳴,維護道統,輔助政統。

 

【讀經】儒佛兩(liang) 家理義(yi) ,既有大同,又有根本大異;可以相通,不可強同橫通。古今兼修儒道並試圖調和兩(liang) 家的學者,往往強作解人,為(wei) 道家強辯。牟宗三先生亦未能免俗。其師熊十力先生在《新唯識論》諸書(shu) 中,對兩(liang) 家文化立場、道德原則之異有深入闡說。認其同而別其異,熊先生不可及也。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