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將會提倡“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念(王達三)

欄目:反思計劃生育政策暨放開二胎
發布時間:2010-04-17 08:00:00
標簽:
王達三

作者簡介:王達三,男,西元一九七四年生,山東(dong) 高唐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獨立學者,現居北京。二〇〇四年與(yu) 陳明等人創辦儒學聯合論壇網站,曾任總版主;二〇〇六年起,創辦並主持中國儒教網暨儒教複興(xing) 論壇網站。二〇〇六年九月份起草並連署海內(nei) 外五十四位學者發布《以孔子誕辰為(wei) 教師節建議書(shu)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份起草並連署十名青年博士生發布了《走出文化集體(ti) 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ti) 性——我們(men) 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二〇〇九年四月份起草並連署五十多個(ge) 儒家組織發布《須尊重曆史,宜敬畏聖人——致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公開函》,均引發強烈社會(hui) 反響。


 



不可逆轉的人口總量下降趨勢以及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現象已經成為(wei) 中國最為(wei) 嚴(yan) 峻的挑戰之一。正因為(wei) 如此,前幾日著名國情問題專(zhuan) 家胡鞍鋼先生呼籲放開二胎生育、穩定人口規模的文章引發了海內(nei) 外媒體(ti) 的普遍關(guan) 注。有外電認為(wei) ,胡的文章可能是中國政府放開生育限製政策的一種輿論試探。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人擔心,由於(yu) 中國人深受“重男輕女”、“傳(chuan) 宗接代”、“養(yang) 兒(er) 防老”、“多子多福”等傳(chuan) 統人口觀念的影響,所以一旦放開二胎生育,中國人口會(hui) 迅速反彈,甚至會(hui) 成覆水難收之勢。但筆者認為(wei) ,傳(chuan) 統生育觀念已是昨日黃花,放開二胎生育雖然會(hui) 因曆史慣性等原因而造成短時間內(nei) 的“嬰兒(er) 潮”現象,但從(cong) 長遠來看仍難遏製中國人口總量下降的大趨勢。

人口觀念是社會(hui) 現實的反映。中國古代文明是典型的農(nong) 耕文明,必須有足夠的男性勞動力才可以支撐社會(hui) 經濟發展和保證國家兵員充足,同時也可以解決(jue) 撫養(yang) 子女和贍養(yang) 老人等諸多家庭問題。此外,因醫療水平低下、人為(wei) 災難和自然災害頻發等因素,古代的人均壽命低,非正常死亡現象多。在這種情況下,形成“重男輕女”、“傳(chuan) 宗接代”、“養(yang) 兒(er) 防老”、“多子多福”等人口觀念,是不可避免的。

問題是,近現代以來,與(yu) 整個(ge) 傳(chuan) 統文化一樣,中國傳(chuan) 統人口觀念影響日漸式微,宗法製逐漸解體(ti) ,大家庭蕩然無存。尤其是,中國現代文明是一種工商文明,工業(ye) 化、城鎮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服務行業(ye) 的迅速崛起,使得婦女占據了勞動力市場的“半邊天”。與(yu) 此同時,快節奏的工作方式、自利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hui) 養(yang) 老問題的逐步改觀,都使得年青人愈來愈傾(qing) 向於(yu) 晚婚晚育和少生優(you) 育,甚至是不婚不育。

資料統計表明,曆史上中國人大體(ti) 是一百年生育五代,1990年之後的趨勢則是一百年生育四代。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由於(yu) 生育政策限製和少生優(you) 育觀念影響,目前中國育齡婦女的人均生育率隻有1.7左右,遠低於(yu) 一個(ge) 國家保持人口規模穩定所需要的2.1的生育率。中國人口“4→3→2→1”的金字塔形現狀,短時間內(nei) 積聚了年青人的發展優(you) 勢,但從(cong) 長遠來看,年青人的養(yang) 老負擔則是“1→2→3→4”的倒金字塔形,或說年青人背負著的將是一個(ge) “老大中國”——中國崛起和民族複興(xing) 的夢想有可能會(hui) 因此而成為(wei) 鏡花水月。

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口現狀不無啟發。在G8國家之中,除美國因移民因素得以保持人口規模大體(ti) 穩定或稍有增長之外,其他7國無不麵臨(lin) 著人口規模萎縮和老齡化問題的嚴(yan) 峻挑戰。步履蹣跚的“老歐洲”對此束手無策,人口總量下降尤為(wei) 嚴(yan) 重的俄羅斯則把鼓勵生育視為(wei) 國策,甚至采取了給年青夫婦放假“造人”、設置“英雄母親(qin) 節”等非常措施。值得憂慮的是,與(yu) 富裕的G8國家相比,中國是一個(ge) “未富先老”的國家,很難說已經做好了應對“銀發浪潮”的準備。

韓國和日本的例子更具有說服力,因為(wei) 其人口觀念一度與(yu) 中國傳(chuan) 統人口觀念相差無幾。在韓國,認為(wei) 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育齡婦女高達9成,晚婚少育造成的少子化現象則使韓國人口專(zhuan) 家驚呼:到2100年,韓國人口將會(hui) 縮減一半以上,屆時韓國將會(hui) 變成一個(ge) 微不足道的國家——有人為(wei) 此建言嚴(yan) 禁墮胎。在深受少子化和老齡化折磨的日本,大批幼稚園和中小學校改成了老人院,著名的三菱銀行因讓年青人提前下班“造人”而被譽為(wei) 具有高度的社會(hui) 責任感。不難看出,在現代性大潮麵前,中國傳(chuan) 統生育觀念是何等的不堪一擊!

最新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台灣地區育齡婦女的生育率隻有1.07,創造了世界之最。鑒於(yu) 10年之後台灣的大學將因生員匱乏而關(guan) 閉三分之一以上,所以有人希望能夠吸引大陸青年人赴台求學。顯然這一建議忽略了一個(ge) 基本事實,即10年之後,中國一些大學,至少是一些中小學,同樣會(hui) 因缺乏生員而不得不關(guan) 閉。更令人憂慮的是,與(yu) 自然生育為(wei) 主的韓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相比,中國限製生育的基本國策已經實行了近30年,一旦人口峰值過後,中國人口總量將會(hui) 急劇下降。

無論如何,適時放開二胎生育已是時不我待。如果說建國後沒有聽取馬寅初等人口學家適當控製人口規模的建議是一個(ge) 失誤的話,那麽(me) 在今天,不聽取適時放開二胎生育政策的建言也必將是一個(ge) 重大失誤。韓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的前車之鑒表明,即使現在就放開二胎生育,二十年後的中國,也很有可能會(hui) 因少子化和老齡化等人口危機而不得不求助於(yu) 已經被冷落多時的“多子多福”的中國傳(chuan) 統生育觀念。

 

原載於(yu) 環球時報2009年12月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