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三】大讚梅誌兄讀經勤苦用功記

欄目:民間儒行
發布時間:2023-06-30 15:57:06
標簽:梅誌、讀經勤苦用功
王達三

作者簡介:王達三,男,西元一九七四年生,山東(dong) 高唐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獨立學者,現居北京。二〇〇四年與(yu) 陳明等人創辦儒學聯合論壇網站,曾任總版主;二〇〇六年起,創辦並主持中國儒教網暨儒教複興(xing) 論壇網站。二〇〇六年九月份起草並連署海內(nei) 外五十四位學者發布《以孔子誕辰為(wei) 教師節建議書(shu)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份起草並連署十名青年博士生發布了《走出文化集體(ti) 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ti) 性——我們(men) 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二〇〇九年四月份起草並連署五十多個(ge) 儒家組織發布《須尊重曆史,宜敬畏聖人——致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公開函》,均引發強烈社會(hui) 反響。

大讚梅誌兄讀經勤苦用功記

作者:王達三

來源:“春秋學微”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五月初十日丙辰

          耶穌2023年6月27日

 

濟甯梅誌兄,宅聖賢之鄉(xiang) 、沐洙泗遺風,尊孔崇儒而讀經甚勤。人皆以成年之人讀經記憶不住,不能脫口而出,而梅誌兄獨以每日確定讀經篇數、字數、遍數及時間,假以數十日千百遍誦讀,最終可出聲成誦也。此既是讀書(shu) 之方法,亦是讀經之毅力也。

 

 

 

近者梅誌兄貼出讀經數照,而或以為(wei) 此種讀經方法問題頗多,甚以為(wei) 《說文》非經書(shu) 、不必讀雲(yun) 。某乃答之曰:

 

吾人之於(yu) 讀經,與(yu) 其有不與(yu) 其無,與(yu) 其多不與(yu) 其少,與(yu) 其進也不與(yu) 其退。勤苦讀經獲益必豐(feng) ,中庸雲(yun) 人一己百而王肅雲(yun) 讀書(shu) 百遍而義(yi) 自見是也。至於(yu) 立乎大體(ti) 、惟精惟一,以及通經致用雲(yun) 雲(yun) ,則無諸己而不非諸人,有諸己亦不非諸人,此吾儒恕道之所以為(wei) 美也。

 

況乎讀經之人有經生、有儒生、有書(shu) 生,而讀經之行乃一種生活方式,有全身心從(cong) 事於(yu) 斯者,有半身心從(cong) 事於(yu) 斯者,有身心一過而已者,固不可以經生責儒生,以儒生責書(shu) 生,以書(shu) 生責不讀書(shu) 之人也。

 

小學者,經學之階梯也。子曰識得鳥獸(shou) 草木之名,雖不治經學,讀《說文》之益又豈少哉?!

 

吾謂梅誌兄者,經生也,儒生也。中國之人讀經有千年之久而遭百年之輟,此時此世儒生為(wei) 貴而經生難得。假以時日,梅誌兄必為(wei) 經儒而必有功於(yu) 聖門者也。倘其不逮,吾人又何可責也?!

 

梅誌兄其懋勉哉!!

 

 

 

附:梅誌兄答覆兩(liang) 則

 

其一

 

賢兄好!關(guan) 於(yu) 讀經,弟是用“打持久戰”的方式進行的。也是去年夏天的一次網課,機緣巧合才打破“成年人很難背書(shu) ”的意識。不過是落實了《中庸》“人一己百”的道理,真的做到,感覺還是不同!確實,方法也特別重要,字數、遍數、時間,一個(ge) 不能確定,就成不了。過去,經文不能夠脫口而出,始終是一遺憾。

 

其二

 

慚愧!素服賢兄大義(yi) 。讀經是學習(xi) 的第一步,也隻是第一步,本欲踏實走好這一步,至於(yu) 第二步第三步……是死而後已事也。人或譏曰“四腳書(shu) 櫥”,吾為(wei) 一陳列聖經賢傳(chuan) 之書(shu) 櫥,而非裝滿垃圾,是所幸也。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