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羅·布拉斯·岡察雷斯】朱利安·馬利亞斯、媒體和公共知識分子

欄目:他山之石
發布時間:2024-12-12 22:18:48
標簽:

朱利安·馬利亞(ya) 斯、媒體(ti) 和公共知識分子

作者:佩德羅·布拉斯·岡(gang) 察雷斯 著 吳萬(wan) 偉(wei) 譯

來源:譯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朱利安·馬利亞(ya) 斯(Julián Marías)檔案。

 

我們(men) 的時代有一種傾(qing) 向讓我非常癡迷,這就是逃避根本無法改變的責任的趨勢,我們(men) 試圖掩蓋人類生活中的激進特征---正是它,別無其他任何東(dong) 西。---朱利安·馬利亞(ya) 斯(Julián Marías)的《作為(wei) 戲劇理論的哲學》。

 

西班牙哲學家朱利安·馬利亞(ya) 斯(Julián Marías 1914-2005)是個(ge) 很有天賦的思想家,其文章傳(chuan) 播了複雜的概念,卻根本沒有任何學究氣。這是具有罕見天賦的思想家,文中沒有任何裝腔作勢和專(zhuan) 業(ye) 術語,這樣的寫(xie) 作能力令人欽佩。

 

在馬利亞(ya) 斯的朋友奧爾特加·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看來,在報紙上撰寫(xie) 哲學隨筆是提升報紙話語水平的一種方式,被認為(wei) 是公共知識分子啟蒙民眾(zhong) 的好機會(hui) 。馬利亞(ya) 斯出版的隨筆涉及論述眾(zhong) 多話題,如文化、藝術、道德議題、文學、電影和其他熱門話題,這些文章展示出的寫(xie) 作天賦和對清晰性的尊重與(yu) 他在66本書(shu) 中的表現沒有任何區別。

 

馬利亞(ya) 斯是個(ge) 負責任的公共知識分子,不失尊嚴(yan) 地扮演了這種角色。他沒有沽名釣譽,追求權力或撈取個(ge) 人崇拜。這樣的誘惑隻有那些擁有真正的哲學反思欲望的人才能夠避免。

 

雖然報紙評論限製了作者能夠開發的主題的深度,但它並沒有限製討論的話題,尤其是敏感話題和大眾(zhong) 關(guan) 心的話題。在這方麵,馬利亞(ya) 斯特別敬業(ye) 和謹慎。他是一類思想家的典範,既能討論嚴(yan) 肅的話題,同時成功地吸引善於(yu) 思考的和知識麵寬廣的讀者大眾(zhong) 進行審慎且溫和的思考。

 

他的數百篇報刊文章和專(zhuan) 欄就是嚴(yan) 肅和深刻思考的結果,他有能力就重要、持久和永恒性的話題向善於(yu) 思考的讀者傳(chuan) 播其觀點。馬利亞(ya) 斯並不在大學裏教書(shu) ,其寫(xie) 作動機是追求真理,而不是迎合組織機構和意識形態的應景文字。他的思想用清晰的和經過潤色的文筆表現出來,沒有任何裝腔作勢或陳腐不堪,這是很多熱衷意識形態的倒黴學者的通病。

 

馬利亞(ya) 斯作品的核心是他對基督教和人文主義(yi) 哲學範疇的尊重。馬利亞(ya) 斯意識到時髦的高雅的理論鼓吹者給哲學和文化帶來難以估量的破壞性影響。與(yu) 尋求關(guan) 注的應景文字謹慎地保持距離,貫穿馬利亞(ya) 斯整體(ti) 作品的是,他支持人的個(ge) 人價(jia) 值和尊嚴(yan) 的重要性,激勵人們(men) 去追求蘇格拉底式的美好生活。

 

作為(wei) 西班牙期刊《阿貝賽報》(ABC)、《阿貝賽報文化版》(ABC Cultural)、《白與(yu) 黑》(Blanco y Negro)的撰稿人,馬利亞(ya) 斯開發出一種有效的交流方式與(yu) 讀者大眾(zhong) 進行哲學思想探索,作為(wei) 角色典範,他令很多名氣小一些的思想家羨慕不已。馬利亞(ya) 斯明白與(yu) 讀者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擁抱和培養(yang) 哲學反思能力的善於(yu) 思考的讀者。

 

 

 

《馬利亞(ya) 斯論電影》(El cine de Julian Marías)

 

為(wei) 了與(yu) 非哲學專(zhuan) 業(ye) 的讀者交流,馬利亞(ya) 斯不得不慢慢形成靈活性,允許他對重大話題發表評論,同時不嚇退或趕跑讀者。在他這個(ge) 案例中,這種出於(yu) 愛好而做的事有兩(liang) 大顯著後果:使用流行的手段引進深刻的分析,展示哲學在應對棘手的重大和生存問題時的用途。這是在維持哲學反思的精神和價(jia) 值。

 

比如,他的兩(liang) 卷本論述電影的隨筆集《馬利亞(ya) 斯論電影》(El cine de Julian Marías)是他為(wei) 《阿貝賽報》、《阿貝賽報文化版》、《白與(yu) 黑》等報紙寫(xie) 的隨筆構成的。聽到寫(xie) 出《西班牙真正的存在主義(yi) 哲學》(Filosofia actual y existencialismo en España )和《思想的交易》(El oficio del pensamiento)的作者也對喜劇演員馬克斯兄弟(the Marx Brothers)感興(xing) 趣,我能想象很多讀者會(hui) 多麽(me) 吃驚。馬利亞(ya) 斯並沒有陶醉在理論性和意識形態之中,而是提供了看待電影的謙遜的哲學視角。

 

他寫(xie) 有關(guan) 電影的隨筆不是來解構的,即分析拆解特定導演的動機。馬利亞(ya) 斯寫(xie) 電影文章的動機和他寫(xie) 其他話題的文章的動機一樣:從(cong) 哲學使命出發探討人類關(guan) 心的重要話題。馬利亞(ya) 斯寫(xie) 的電影是他自己看過的電影,但未必滿足他作為(wei) 批評家的角色。很多電影都可以追溯到黃金時代的電影,尤其是美國電影。

 

馬利亞(ya) 斯闡明、補充、放大了作家和導演開發的主題。他的電影隨筆中沒有任何時尚的東(dong) 西。他的寫(xie) 作是真誠的,總是確認生命的價(jia) 值。他為(wei) 那些可能對哲學家的電影立場感興(xing) 趣的讀者提供了均衡且細膩的分析。請看他寫(xie) 的電影《鴨羹》(Duck Soup)文章中的話,“《鴨羹》不同於(yu) 馬克斯兄弟的其他電影的地方有三:更少話語的,更多視角的東(dong) 西;即總是在發生某些事;令人捧腹的行動從(cong) 來沒有被打斷;“不打斷”比從(cong) 前相比更多是字麵意思;裏麵擁有令人好奇的重複元素,我要說這比其他電影中的意圖更加明顯。”

 

馬利亞(ya) 斯以盡可能適當的方式實踐了哲學使命:他將哲學作為(wei) 生活方式體(ti) 現出來。困難以及哲學反思的宏大方麵是知道如何在服務於(yu) 生活中使用這個(ge) 工具。

 

另一方麵,缺乏真正使命為(wei) 人製造了一種甲殼,有些人可能稱其為(wei) “學界哲學”,但是,若拿來與(yu) 過的生活、適當的生活哲學衡量,它可以被歸納成為(wei) 貧瘠的學界事業(ye) ,一種感覺良好的、意識形態心智麻木的餅幹。

 

 

 

《思想的交易》(El oficio del pensamiento)

 

馬利亞(ya) 斯明白真誠的哲學反思並不允許自己因為(wei) 名聲或者最新思想潮流而轉移目標。他關(guan) 心的是親(qin) 身經曆的平庸性,尤其是20世紀後半葉以來的情況,從(cong) 追逐名利的流行作家到迷戀權力的個(ge) 人都是如此。

 

馬利亞(ya) 斯特別批判了文學獎項的泛濫,他相信這將削弱文學的優(you) 點。他將頒發獎項的家庭手工業(ye) 與(yu) 藝術質量的明顯下降聯係在一起。他在一篇文章“深度”(Profundidad)中解釋了這一點,“所有這一切的後果,不平等和現今缺乏豐(feng) 富性是缺乏‘深度’。歐盟現實存在一種明顯的縮小。多個(ge) 世紀以來歐洲的偉(wei) 大現在已經煙消雲(yun) 散了。”

 

這與(yu) 他宣稱的生命過程“敢於(yu) 存在”有關(guan) ,我們(men) 發現在他的同名文章中有這個(ge) 內(nei) 容。當然,哲學反思和現實秩序是兩(liang) 種不同的事。哲學反思要求深刻的努力來開發和傳(chuan) 播。人類現實和偶然性對我們(men) 的要求很多。馬利亞(ya) 斯作為(wei) 思想家的思想真誠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來:“許多作家的誘惑是想到獎項作為(wei) 靈感之泉,雖然他們(men) 知道在獲獎之後,很快就被遺忘了。這是贏得了名聲卻喪(sang) 失了忠實讀者的生活方式。這給文化造成無法修複的傷(shang) 害,是對我們(men) 極度誇張地說的‘創造者’的傷(shang) 害。解釋這係列的顯然異端現象的常見因素是抗拒所謂的真實性,抗拒成為(wei) 人的真實狀態的嚐試。”

 

馬利亞(ya) 斯作品中哲學反思的角色不能和他的活力四射的生命力觀念分開。在馬利亞(ya) 斯看來,哲學是一種暴露自我的關(guan) 鍵的人類活動。這也意味著暴露在肩負自由意誌重任的膚淺人麵前。但是,遠非“智慧的”高眉事業(ye) ,相反,哲學反思是一種反思性的任務,是要幫助我們(men) 弄清楚現實的實際意義(yi) 。

 

馬利亞(ya) 斯論證說我們(men) 擁有現實,在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是第一個(ge) 願意直麵自我,因此也是決(jue) 定我們(men) 要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的人。這種自我認知的舉(ju) 動從(cong) 來不是機械性的。他補充說,“仍然值得特別關(guan) 注的大問題是,缺乏對‘使命’本身的尊重而造成的擾亂(luan) 和不安,這或許這與(yu) 生命真實性的缺失有關(guan) 。這創造了現實中的一個(ge) 孔洞,需要由非存在來填滿。用克韋多(Quevedo)臨(lin) 終前的話說,“除了詞匯和數字之外,什麽(me) 都不是。”

 

馬利亞(ya) 斯的隨筆大部分發表在《阿貝賽報文化版》上麵,非常新穎有趣和有先見之明。這些文章主要體(ti) 現的是常識,這是後現代時代並不常見的美德。在很多方麵,馬利亞(ya) 斯的隨筆是對後現代人攻擊人類現實的反攻。他在隨筆“現實及其偽(wei) 裝”中告訴我們(men) 說,“我們(men) 正在經曆一場可以被稱為(wei) 反現實的‘攻擊’行動。”

 

毫無疑問,在最近的未來,這種攻擊行動將持續強化。他寫(xie) 到,“摧毀真實的東(dong) 西並不容易。摧毀真實東(dong) 西的風險甚至涉及到很多風險,但是,這是在那些試圖用其他東(dong) 西掩蓋、扭曲和補充它的人的勢力範圍內(nei) 。結論就是遮蓋風險。”

 

譯自:Julián Marías, The Media, and Public Intellectuals by Pedro Blas González

 

Julián Marías, The Media, and Public Intellectuals – New English Review

 

作者簡介:

 

佩德羅·布拉斯·岡(gang) 察雷斯(Pedro Blas González)佛羅裏達邁阿密海岸巴裏大學(Barry University)哲學教授,《沃格林評論》編輯。1995年在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岡(gang) 察雷斯博士出版了很多有關(guan) 西班牙哲學家奧爾特加·加塞特(Ortega y Gasset)和烏(wu) 納穆諾(Unamuno)著作如《烏(wu) 納穆諾隨筆》(2007)、加塞特的《大眾(zhong) 的反叛和新人的勝利》(2007)、《主觀性、個(ge) 別性和自主性隨筆》(2005)、《作為(wei) 激進現實的人類存在:加塞特的主觀性哲學》(2005)等,還有小說《幻想》(2012)、《在天主教堂做夢》(2010),最新著作是《電影院的哲學視角》(2022)。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