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著力培育新時代的君子人格
作者:孫欽香(江蘇省社科院哲學與(yu) 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二月十八日乙醜(chou)
耶穌2018年4月3日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強調要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強調要深入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而知君子、做君子,是我們(men) 親(qin) 近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內(nei) 容,是我們(men) 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是繼往聖、開來學的重要著力點。
日前,由光明日報社和江蘇省社科院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君子文化論壇在江陰市華西村舉(ju) 行。論壇以“君子文化的當代實踐”為(wei) 主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圍繞君子內(nei) 涵的界定和演變、君子文化的當代意義(yi) 、當代君子實踐的途徑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
“君子”仍是一個(ge) 活的傳(chuan) 統
君子文化是中華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君子成為(wei) 中國人不斷追求的理想人格之一,是富有中華文化象征意義(yi) 的一個(ge) 表達符號。時至今日,“君子”仍是一個(ge) 活的傳(chuan) 統。
《哲學研究》總編輯羅傳(chuan) 芳指出,現在有些傳(chuan) 統文化的基本概念都被“玩壞了”,但“君子”一詞依然保持高雅純粹的意味,若在生活中說“誰是君子”,那肯定是最高的褒獎了。這說明中國人在心目中給理想人格留有位置。
南京大學教授徐小躍說,君子問題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中的一個(ge) 重要話題。重要性主要體(ti) 現在君子是人性光輝的表征。通過對君子問題的研究可以呈現出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以心性、道德、生命和人生為(wei) 中心的特征。
東(dong) 南大學教授樊和平表示,孔子關(guan) 於(yu) “君子”的論述當中,有這樣三句話至為(wei) 重要:“君子不器。”“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喻於(yu) 義(yi) ,小人喻於(yu) 利。”君子要超越自己的個(ge) 人部分,超越個(ge) 體(ti) 的欲望,走向無限,走向普遍。君子是懷有人類抱負、道德理想和文化情懷的人。君子和聖人、賢人都不同,君子是普通大眾(zhong) 都能通達的一條康莊大道。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李春林指出,君子是一個(ge) 具有永久魅力的概念,貫通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展與(yu) 演變的曆史過程,成為(wei)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最為(wei) 突顯也最為(wei) 穩固的坐標,是中國人不懈追求、奮力攀登的人格高峰。
君子文化擁有廣闊的闡釋空間
君子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倫(lun) 理精神的基本要素,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最有光彩的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本身有著豐(feng) 富的思想內(nei) 涵和廣闊的闡釋空間。
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臧宏指出,把“君子”僅(jin) 僅(jin) 規定為(wei) 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是不夠的。“君子”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與(yu) 生命本體(ti) 合一的人,即與(yu) “天”“道”融合為(wei) 一的人。
上海大學教授朱承認為(wei) ,“君子”不僅(jin) 要“慎其獨也”,更要在公共生活中以儒家的倫(lun) 理原則和禮儀(yi) 規範要求自己,“成為(wei) 君子”既意味著以一種“慎獨式”的方式對自己嚴(yan) 格要求,也意味著要在公共生活中約束自己以及將自己修養(yang) 的成果展示出來,最終做到“成己成物”。也就是說,“君子”不僅(jin) 要修己,更為(wei) 重要的是要在人際交往、公共生活中將“君子”之德體(ti) 現出來,實現社會(hui) 和政治意義(yi) 上的效果,隻有這樣,才算真正實踐了君子人格。可見,“君子”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德性的問題,還主要涉及“如何在公共生活中發揮效用”的問題。因此,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指出,“君子”不僅(jin) 僅(jin) 屬於(yu) 倫(lun) 理道德的概念,還有公共生活、社會(hui) 秩序的麵向,這就是“君子之德與(yu) 君子之位”的關(guan) 係問題。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還特別提出“君子”注重學習(xi) 、不斷學習(xi) 的品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的《勸學篇》開篇就為(wei) 君子定下一生學習(xi) 不止的方向。衡水學院董子學院執行院長魏彥紅表示,隻有不斷學習(xi) 才能成就君子,學為(wei) 君子的過程就是從(cong) 惡到善的本性改變過程。君子為(wei) 學的重要方法就是善假於(yu) 物,君子處世應謹慎,學習(xi) 要專(zhuan) 注。君子之學始於(yu) 誦經,終乎讀禮;始乎為(wei) 士,終乎為(wei) 聖人。君子為(wei) 學關(guan) 鍵是要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ti) ,形乎動靜,並崇敬良師、崇尚禮儀(yi) ”。學習(xi) 專(zhuan) 注、知識全麵、堅守仁義(yi) 之道、能融會(hui) 貫通者方為(wei) 君子。
君子文化在當代的實踐與(yu) 拓展
君子文化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更是傳(chuan) 統文化中與(yu) 現實生活聯係最緊密、最接地氣的內(nei) 容之一,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yi) 。當代中國,君子人格的繼承與(yu) 轉化,是一個(ge) 嚴(yan) 肅的學術話題,而如何培育君子人格,更是一個(ge) 深切的實踐問題。因此如何培育和踐行新時代的君子變得至關(guan) 重要。
複旦大學教授謝遐齡指出,成為(wei) 君子要著重實現三個(ge) 目標:畏天命、養(yang) 仁義(yi) 、立誠敬,奠定人格基礎。而怎樣實現上述目標?首先是要存心,要有羞惡之心。這是因為(wei) 現實有迫切需要,且其處在成為(wei) 君子的入口位置,是落實孔子“行己有恥”的必要功夫。當今之時,存有羞惡之心,在知恥上用功,是成為(wei) 君子的主要功課。因此,怎樣成為(wei) 君子?第一步便是做到知恥。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吳光總結道,孔子的君子標準有六個(ge) 層次:君子首先是“仁者”;君子重義(yi) 尚和,所謂“君子喻於(yu) 義(yi)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有敬畏之心,所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有四德:恭、敬、惠、義(yi) ;君子愛民;君子好學。他指出,在今天做君子,一是要修身立德,強調修身為(wei) 本、立德為(wei) 基,包括樹立根本之德,也就是仁道、仁心;踐行常用大德,也就是義(yi) 、禮、智、信、忠、廉、和、敬;重建敬畏意識,敬畏天命、道德、曆史、民心,有敬畏就有信仰,不敬則肆無忌憚,直至無惡不作;要確立獨立人格,堅持實事求是,敢講真話。二是要齊家立業(ye) ,家和萬(wan) 事興(xing) ,家庭和諧,長幼有序;敬祖敬老,孝敬長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相敬,人格平等;堅持誠信立業(ye) ,言行一致。三是要廉潔奉公,愛國愛民,仁者愛人,以民為(wei) 本。四是要注重力行,今天做君子主要不是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知行合一”,重在力行。
新時代的君子,要繼承和弘揚傳(chuan) 統君子的優(you) 秀成分,但新時代的君子也應有契合“當代社會(hui) 之新內(nei) 容”。浙江大學君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澤華認為(wei) ,新時代的君子應該與(yu) 傳(chuan) 統的君子有傳(chuan) 承性也有差異性。中華君子的優(you) 秀品質要依靠我們(men) 文化的傳(chuan) 承才能夠得以延續,而新君子或者說當代君子還必須有其新穎和顯著的時代特征,比如說要具有創造的品質,能夠帶領群體(ti) 前進,因為(wei) 天地最根本的精神就是生生不息,人生最大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在於(yu) 創造。另外還需要有一個(ge) 高遠的眼界,這樣才能看得遠想得深,才能帶領群眾(zhong) 創造美好的生活、走向美好的未來。
黨(dang) 的十九大代表、華西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協恩表示,君子是中華文化中最為(wei) 經典的概念之一,因此研究君子文化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很有意義(yi) 。君子代表了平常心、利他心和自信心。君子的氣質決(jue) 定社會(hui) 的氣質,君子的美感決(jue) 定時代的美感,君子的去留決(jue) 定事業(ye) 的興(xing) 衰。他說,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華西村正在打造“農(nong) 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質,又不失農(nong) 村特色,要讓老百姓享受到城市的設施和服務。
中山大學教授李宗桂表示,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當代君子人格的價(jia) 值內(nei) 核,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是當代君子人格的精神支撐。君子人格是當代中國文化認同、價(jia) 值整合的最大公約數。君子人格體(ti) 現了當代中國文化的先進性和普及性的一致。傳(chuan) 統的“大學之道”、仁智勇相結合的人格追求,追求崇高,以仁人誌士為(wei) 人生榜樣,爭(zheng) 當正人君子,努力向上向善,這些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可以成為(wei) 當代君子人格的價(jia) 值內(nei) 涵。當代君子人格的價(jia) 值內(nei) 涵,應當貫通並蘊含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君子人格、近代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所滋養(yang) 的君子人格、當代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所孕育的君子人格。也就是說,當代君子人格的價(jia) 值內(nei) 涵可以而且應當成為(wei)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基礎,是團結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的精神紐帶。
在浙江大學教授何善蒙看來,作為(wei) 君子的形象,無論新舊,既要有道德責任的承擔,也要有對社會(hui) 規範和規則的遵守。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這種規範要求就是“禮”。但是,如果“禮”僅(jin) 僅(jin) 是一種外在的規範,那麽(me) 就很容易流於(yu) 形式化。因此,孔子特別強調要“文質彬彬”,即內(nei) 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兩(liang) 者的結合,成為(wei) 後世儒家對於(yu) 君子形象的一個(ge) 總體(ti) 認同。君子的內(nei) 涵還包括樂(le) 觀通達的精神境界。“德”和“禮”這些規範對於(yu) 君子來說,實際上是需要通過自身的修煉,達到對於(yu) 外在限製性的超越,而呈現出一種快樂(le) 的境界。在樂(le) 觀通達的精神境界要求之下,傳(chuan) 統的君子也必然是兼容並包的。而“新君子之新”體(ti) 現的正是對於(yu) 新時代的一種適應,也決(jue) 定了新時代君子的內(nei) 涵必須發生某些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的氣象、新的作為(wei) ,新時代的君子也要有新的麵貌、新的風範、新的境界、新的格局。培育和踐行當代君子,必須緊扣這個(ge) 時代鮮活跳動的脈搏。君子文化的魅力就在於(yu) 守正出新、與(yu) 時俱進,研究君子文化,最緊要的是把握當下。而培育好新時代的君子文化,更需要結合時代的要求進行創新傳(chuan) 承,從(cong) 而實現君子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yu) 創新性發展。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