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文廟舉辦傳統文化體驗周 祭孔樂舞忙彩排

欄目:2017年度全球祭孔
發布時間:2017-09-26 16:42:19
標簽:

滄州文廟舉(ju) 辦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周 祭孔樂(le) 舞忙彩排

作者:魏俊怡  

來源:中國孔子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八月初六日乙卯

          耶穌2017年9月25日

 

  


2017年是至聖先師誕辰2568年,也是滄州文廟恢複釋奠禮的第四年,作為(wei) 全球祭孔聯盟單位的滄州文廟管理處,也將於(yu) 9月28日作為(wei) 直播單位向全世界展現滄州文廟的祭孔釋奠禮活動。


 

 

滄州文廟祭孔的時間是9月28日上午9時,釋奠禮按照明代李之藻的《頖宮禮樂(le) 疏》中有關(guan) 釋奠禮的流程進行。儀(yi) 式主要包含瘞毛血、迎神、奠帛、初獻禮、亞(ya) 獻禮、終獻禮、送神等幾項環節。

 

  


目前,六佾舞、大成樂(le) 排練正在有序進行當中。


  

 

要重點介紹的是,滄州文廟將從(cong) 9月20日至9月24日開展為(wei) 時五天的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周預熱活動。內(nei) 容主要包括:傳(chuan) 統戲曲演出、書(shu) 法茶會(hui) 雅集、中秋親(qin) 子體(ti) 驗等,讓更多的人在休閑之餘(yu) 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從(cong) 而關(guan) 注並支持儒家思想和傳(chuan) 統文化,共同期待滄州文廟9月28日全球同祭孔活動的到來。

 

【滄州文廟介紹】

 

  


滄州,逐水而生,循水而居。大清河、黑龍港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等水係,在滄州相鄰相依,滋潤了這片古老的土地,也孕育出了璀璨的滄州文明。在南運河兩(liang) 岸,有著眾(zhong) 多的物質文化遺存,滄州文廟就是其中之一。

 

滄州文廟始建於(yu) 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是滄州地區保存較為(wei) 完好的一座明代建築。作為(wei) 儒家文化的地標,它幾經史海沉浮。

 

明清時期的滄州文廟,是供奉先賢先儒之所,曆經近20次重修、增建。“七七事變”爆發後,滄州文廟因戰亂(luan) 關(guan) 閉。1947年滄州解放後,文廟被辟為(wei) 群眾(zhong) 文化藝術館。1956年,有關(guan) 部門將大成殿改為(wei) 圖書(shu) 館,前殿、中院兩(liang) 配廳改為(wei) 文化館。1984年,文化館更名為(wei) 群藝館。再後來,文廟廢置多年。2009年6月,史上最浩大的一次文廟複建工程啟動。2012年7月,新文廟落成。

 

複建後的文廟保留了原有風貌,建築坐北朝南,共三進院,滄州文明坊、萬(wan) 仞宮牆、欞星門、泮橋(狀元橋)、戟門、大成殿、明倫(lun) 堂等,猶如大雁列陣,雄立中軸線上。

 

戟門內(nei) 懸掛洪鍾一口,奮力撞擊,巨聲悠揚。步入戟門,便是文廟的二進院,文廟主體(ti) 建築大成殿坐落在這裏。大成殿為(wei) 綠琉璃歇山頂,麵闊五間,進深三間,五踩鬥栱,紅漆格扇門。殿內(nei) 正中供奉著孔子坐像,複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ya) 聖孟軻四塑像分列兩(liang) 側(ce) ,或捧卷、或叉手、或遙指、或端坐,姿態生動,容貌各異。塑像上方,分別懸掛康熙、雍正、乾隆所題“萬(wan) 世師表”“生民未有”“與(yu) 天地參”三塊匾額。東(dong) 西牆上供奉著七十二賢人的線描刻像。院內(nei) 西側(ce) 的群書(shu) 治要大講堂,現已成為(wei) 義(yi) 務傳(chuan) 播國學的授課場所。整個(ge) 院落清靜古樸,神秘莊嚴(yan) 。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