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期傳(chuan) 統家規,20則經典家訓
整理:蘭(lan) 琳宗(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一日壬辰
耶穌2017年7月4日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編者按: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傳(chuan) 統中的家規”欄目自2015年5月22日開通以來,講述了一係列曆史人物或知名族群的家風故事,闡釋了諸多傳(chuan) 統家規的深刻內(nei) 涵,截至目前共發布100期。我們(men) 從(cong) 中精選20則經典家規家訓,以饗讀者,以啟思考,一同感受傳(chuan) 統家規家訓的深厚底蘊和文化魅力。
孝親(qin) 敬長
人有祖宗,猶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極之恩,同於(yu) 天地。
——摘自黃庭堅家族《黃氏家規》
【譯文】
人們(men) 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樹木有根一樣,這不能忘了。父母的養(yang) 育之恩,與(yu) 天地一樣沒有邊際。
《朱子家訓》:落落三百餘(yu) 文千古治家之經
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訓》
【譯文】
當父親(qin) 所珍貴的是“慈”,疼愛子女;當兒(er) 子所珍貴的是“孝”,孝順父母;當兄長所珍貴的是“友”,愛護弟弟;當弟弟所珍貴的是“恭”,尊敬兄長。
修身養(yang) 德
浙江蘭(lan) 溪諸葛村,諸葛亮後裔最大聚居地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摘自諸葛亮《誡子書(shu) 》
【譯文】
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誌向,做不到平和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yu) 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摘自袁黃《了凡四訓》
【譯文】
一定要天天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一定要天天改過自新。倘若一天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就會(hui) 在這一天裏安心於(yu) 自以為(wei) 是的狀態;倘若一天沒有過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沒有進步可言。
喬(qiao) 家大院
傳(chuan) 家有道唯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
——喬(qiao) 家大院楹聯
【譯文】
唯有積存厚德才是傳(chuan) 承家業(ye) 的真道,處世立身沒有奇特的方法,隻要依循直率真誠本性。
讀書(shu) 治學
讀書(shu) 可以增長道心,為(wei) 頤養(yang) 第一事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讀書(shu) 可以增長追求世間法則至理之心,是頤養(yang) 心性的第一等事。
蓋士人讀書(shu) ,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誌,則斷不甘為(wei) 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摘自《曾文正公家書(shu)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諸弟》
【譯文】
士人讀書(shu) ,第一要有誌氣,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有誌氣,就決(jue) 不甘居下遊;有見識,就明白學無止境,不敢有一點收獲就自滿自足,如河伯觀海、井蛙窺天,都是因為(wei) 沒有見識;有恒心,就絕沒有幹不成的事。這三個(ge) 方麵缺一不可。
勤儉(jian) 持家
柏廬路(姚蘇繪)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摘自朱柏廬《治家格言》
【譯文】
人吃的每一粒米飯,應當想到它來之不易;人穿的每一件衣服,要時常想到它在製作時的艱難。
眾(zhong) 人皆以奢靡為(wei) 榮,吾心獨以儉(jian) 素為(wei) 美。
——司馬光《訓儉(jian) 示康》
【譯文】
許多人都把奢侈浪費看作榮耀,在我的心目中卻隻把節儉(jian) 樸素看作美德。
富家兒(er) 一敗塗地,皆由不知節用而起。
——摘自汪輝祖《雙節堂庸訓·治家》
【譯文】
有些富貴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後來失敗地一塌塗地,都是因為(wei) 不知道節約用度而造成的啊。
清白為(wei) 官
憑寄吾宗諸子姓:清貧耐得始求官。
——摘自陳廷敬《誡子孫詩》
【譯文】
寄語我們(men) 的宗族的子孫後輩:隻有能夠耐得清貧的生活才有資格去求官。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則知所以持身矣。
——摘自呂祖謙《家範·官箴》
【譯文】
當官的原則,有三條:清廉,謹慎,勤懇。懂得這三條,也就懂得怎麽(me) 要求自己了。
安徽合肥包公園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yu) 大塋之中。不從(cong) 吾誌,非吾子孫。
——包拯家訓
【譯文】
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貪贓枉法的人,活著不允許進包家門;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包家祖墳之中。不遵從(cong) 我的誌向的,就不是我的後代子孫。
審慎交遊
與(yu) 善人居,如入芝蘭(lan) 之室,久而自芳也;與(yu) 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遊焉。
——摘自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第七》
【譯文】
與(yu) 善人相處,就像進入滿是芝草蘭(lan) 花的屋子中一樣,時間一長自己也變得芬芳起來;與(yu) 惡人相處,就像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一樣,時間一長自己也變得腥臭起來。君子與(yu) 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富貴不可遺故交,貧賤亦當存舊誼。
——摘自《毗陵莊氏族譜·訓誡》
【譯文】
功成名就以後,不要忘了老朋友,貧賤時也要維持好彼此之間的友誼。
好善樂(le) 施
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
——摘自陳繼儒《安得長者言》
【譯文】
人活在世上一天,如果能夠聽到一句善言,或者見到別人做一件善事,或者自己做一件善事,那麽(me) 這一天就算沒有白白度過。
鄭板橋家書(shu)
天寒冰凍時,窮親(qin) 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
——摘自鄭板橋家書(shu)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shu) 》
【譯文】
天寒地凍的日子裏,如果有窮親(qin) 戚朋友到家裏來,要先泡一大碗炒米遞到他們(men) 手中,用一小碟醬、生薑來下飯,這都是最能溫暖老人與(yu) 窮人心靈的好東(dong) 西。
胸懷天下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摘自《錢氏家訓·國家篇》
【譯文】
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謀取,得在天下百姓就一定去謀取。
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融徹於(yu) 心。
——摘自左宗棠家書(shu) 《與(yu) 孝威孝寬》
【譯文】
天地、百姓、萬(wan) 物,都與(yu) 自己息息相關(guan) ,理應勇於(yu) 擔當責任;時間、空間、過去、未來的發展規律,都在心中融會(hui) 貫通。
總要在社會(hui) 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wei) 我之愛兒(er) 。人生在世,常要思報社會(hui) 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摘自《梁啟超家書(shu) ·1919年12月2日致思順》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