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舉(ju) 博物館吸引世界目光 專(zhuan) 家倡議科舉(ju) 文化申遺
記者:韋銘
來源:《南京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一月廿三日丁醜(chou)
耶穌2016年12月21日

江南貢院明遠樓
南京科舉(ju) 博物館(江南貢院曆史陳列館)昨天“大儒”雲(yun) 集,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越南、中國港台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nei) 科舉(ju) 研究知名專(zhuan) 家學者110多人參加了在此舉(ju) 行的“第十四屆科舉(ju) 製與(yu) 科舉(ju) 學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研討科舉(ju) 文化對全球“為(wei) 國求賢”人才選拔機製及教育、文化、政治等的影響,專(zhuan) 題討論科舉(ju) 文化與(yu) 南京城市文化、江南貢院研究等話題。
黃炎培、蔡元培後人現場向南京科舉(ju) 博物館捐贈了舉(ju) 人袍複製件、科舉(ju) 考試試卷複製件等相關(guan) 展陳品。“南京夫子廟江南貢院曾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科舉(ju) 考場。”國內(nei) 科舉(ju) 文化研究領軍(jun) 人物之一、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海峰說,當今科舉(ju) 文化研究中,江南貢院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不僅(jin) 因為(wei) 這裏曾經2萬(wan) 多間號舍的規模乃中國科舉(ju) 考場之最;也因為(wei) 清朝從(cong) 江南貢院考上舉(ju) 人,再考上進士、及第狀元的人才有58位,占清朝全國狀元總數的50%以上,由此可見江南文風之盛、舉(ju) 子水平之高;更因為(wei) 江南貢院迄今仍完好保留了明朝時江南貢院的明遠樓等科舉(ju) 文物。

科舉(ju) 博物館內(nei) 景
據悉,科舉(ju) 製與(yu) 科舉(ju) 學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hui) 科舉(ju) 文化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與(yu) 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共同發起,自2005年首次舉(ju) 辦後,每年都就與(yu) 科舉(ju) 製有關(guan) 的係列專(zhuan) 題展開全麵考察和深入探討。本屆研討會(hui) 收到全球科舉(ju) 研究相關(guan) 論文72篇,組辦方將編撰成書(shu) 出版。

科舉(ju) 博物館內(nei) 景
昨天,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還參觀了正在做開館前最後相關(guan) 工作的南京科舉(ju) 博物館。該館是目前中國最大、藏品最豐(feng) 富、展陳理念最新的展陳研究科舉(ju) 文化的專(zhuan) 業(ye) 博物館,總體(ti) 設計以江南貢院明遠樓前麵場地地下4層展廳為(wei) 主體(ti) ,連同明遠樓、號舍、碑刻等整體(ti) 展陳,打造科舉(ju) 文化研究、相關(guan) 文物保護、科考文化體(ti) 驗等中心。地下展廳負四層展示1300多年科舉(ju) 製曆史演變,及古代考生如何通過鄉(xiang) 試、會(hui) 試、殿試等考試曆程;負三層有兩(liang) 個(ge) 展廳,主要展示介紹科舉(ju) 人才如何為(wei) 國家社會(hui) 做貢獻,以及科考之年科舉(ju) 文化對南京城市文化及發展的影響;負二層反映科舉(ju) 停廢過程,及科舉(ju) 製公開公正公平“為(wei) 國求賢”精神的延續,包括對當代高考、公務員考試,及東(dong) 亞(ya) 、歐美文官製的影響等;負一層有科舉(ju) 書(shu) 吧、為(wei) 國求賢廳、特展廳等,可查閱科舉(ju) 史料、學術研究成果。展陳品中有不少珍品、孤品,如江南貢院建造時的考場安排圖,連哪裏放一個(ge) 水缸都有標注,也算是當時的施工圖之一;又如林則徐親(qin) 自製定的江南貢院考試時考生入場12條規約原件;還有一份殿試卷原件等。

國內(nei) 科舉(ju) 文化研究領軍(jun) 人物之一、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海峰透露,國內(nei) 科舉(ju) 文化研究專(zhuan) 家們(men) 正在倡議,包括南京江南貢院、科舉(ju) 博物館在內(nei) 的國內(nei) 科舉(ju) 文化相關(guan) 曆史文化遺存展陳單位聯手申報科舉(ju) 文化世界非遺項目。
責任編輯:柳君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