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範必萱作者簡介:範必萱,女,貴州貴陽人。畢業(ye) 於(yu)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zhuan) 業(ye) 。曾任科研單位技術員、雜誌社編輯、行政機關(guan) 公務員。退休前就職於(yu) 安徽省審計廳(正處級),高級審計師,注冊(ce) 會(hui) 計師。一九九八年提前退休,擔任蔣慶先生的學術助理。出版有《月窟居筆記》。 |
《月窟居筆記》之四十二:
讀岡(gang) 田武彥先生在王陽明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上的致詞
作者:範必萱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月窟居筆記》(範必萱 著)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七月初一日壬戌
耶穌2015年8月14日
讀《王陽明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論文集(1996年7月)》,其中有一篇日本九州大學名譽教授岡(gang) 田武彥先生的致詞。對岡(gang) 田先生的人品和學品,早有所聞,他是日本當代儒學祭酒,陽明學專(zhuan) 家,九十高齡還為(wei) 日本小朋友講《論語》;他曾經三次到貴州修文龍場,為(wei) 弘揚陽明文化作出許多貢獻;他與(yu) 陽明精舍山長蔣慶先生多年交往,有著深厚的交情;他重視體(ti) 認心性之學、提倡“兀坐培根”的工夫,對後學起到很大影響。當我靜心閱讀這篇致詞時,其中的內(nei) 容使我耳目一新,給予我們(men) 在良知之學的道路上諸多啟示,摘記如下。
岡(gang) 田先生在致詞中說道:
我認為(wei) ,陽明的良知之學是中國傳(chuan) 統哲學之集大成,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曆史發展頂峰。
陽明學具有東(dong) 方文化特點,簡易樸實,不僅(jin) 便於(yu) 學習(xi) 掌握,而且易於(yu) 實踐執行。
在人類大家庭裏,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夠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學。……王陽明的關(guan) 於(yu) 良知學說,有著放之四海的普遍性。
王陽明所提倡的良知之學是簡明扼要的。良知原本是每個(ge) 人所先天具有的一輪明月,隻要撥開眼前迷霧,就能見到良知的光明……
所謂良知,就是通過自我的不斷努力,使自己獲得進步,天天向上。良知之學是簡明的學說,在這平明的道理中,蘊藏著人類得以進化的奧秘和精髓。
人們(men) 一旦達到了良知的境界,就能夠進一步認識人類、自然、社會(hui) 進化的真理了,“致良知”的目的,是與(yu) 整個(ge) 宇宙天地融為(wei) 一體(ti) ,參與(yu) 到宇宙進化的過程中去。
可以說,王陽明的良知之學是昭示著人的內(nei) 在精神的潛力、對人的主體(ti) 發展的能動性擁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近年來,科學文明的發展迅速加劇,競爭(zheng) 激烈,對知識積累的需求逐漸增大,這種客觀環境的影響力和支配力很強,無論人們(men) 是否願意,這種人性異化的現象,已成為(wei) 20世紀的主要問題。
這是一個(ge) 神聖的,也是令人敬畏的人生課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men) 不能陷入在日本被稱作的“法華轉”、也就是被命運所支配的境地中去,而必須掌握命運,……正如孟子所說,人不能被“物”所役,而應作到役“物”。陽明的良知之學,就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絕對的、至高無上的。
隻要我們(men) 能夠遵循良知之學的原理,就能戰勝自我的弱點,就能成為(wei) 自己的主。
陽明的良知之學,不僅(jin) 能使我們(men) 除卻私心、小我,而且能使我們(men) 認識宇宙的存在意義(yi) 。由此,陽明學者對自己的行為(wei) 與(yu) 宇宙創造的統一化、一體(ti) 化這一事實,持有強有力的信心。
我們(men) 在強調科學技術的文明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曾經作出過、並仍在作出偉(wei) 大貢獻時,必須指出這一文明所帶來的弊病和問題,如世態炎涼、人情淡薄、自我擴張、物欲橫流、地球汙染、環境破壞,種種弊端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麵臨(lin) 這些嚴(yan) 峻的課題,陽明的良知之學將有所作為(wei) 。雖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重要的是,陽明良知學的作用,是造就萬(wan) 物一體(ti) 的仁心。
王陽明良知之學的理念,來自自他一體(ti) 的仁心,簡而言之,就是能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並將這種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致良知”就是達到自他一體(ti) 的仁心的必由之路。
持有自他一體(ti) 的仁心,就可免除由自私而生成的痛苦與(yu) 煩惱,使每個(ge) 人都能達成自己的生的使命。在此,王陽明特別強調,對每個(ge) 人來說,盡心、盡職是達成萬(wan) 物一體(ti) 的仁心的重要途徑。
以良知為(wei) 基礎的王陽明的萬(wan) 物一體(ti) 的思想,在人類文化曆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如果能認真實踐這一崇高遠大的理念,先賢們(men) “萬(wan) 世開太平”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我認為(wei) ,這就是學習(xi) 陽明學的意義(yi) 所在。
……最重要的,是事上磨練。隻有不斷地磨練,才能夠達到“致良知”的崇高境界。
如果我們(men) 的學者們(men) ,忽視了實踐,忽視了知行合一,隻是將陽明學當作書(shu) 宅裏的學問的話,陽明學就將失去其生命力。我想,這是我們(men) 每一個(ge) 陽明學研究者不能不高度重視和警惕的。
——岡(gang) 田武彥
岡(gang) 田先生站在人類曆史文化的高度,闡釋陽明學對人類進化的意義(yi) ,指出良知之學是實現先賢們(men) “萬(wan) 世開太平”理想社會(hui) 的希望所在;指出陽明的良知學的作用,是造就萬(wan) 物一體(ti) 的仁心。麵對現代文明帶來的一係列弊端,岡(gang) 田先生強調指出良知之學是能夠有所作為(wei) 的。岡(gang) 田先生提醒我們(men) ,陽明學不是書(shu) 宅裏的學問,它的生命力在於(yu) 實踐,在於(yu) 知行合一。
岡(gang) 田先生的致詞語重心長,吾輩學者理當深刻領會(hui) 。陽明先生的良知之學,至今仍是現代知識分子安身立命、自我修養(yang) 的精神資源!
2002年6月記於(yu) 陽明精舍月窟居
責任編輯:葛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