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吹劍】複立正教以辟邪教是根本之道

欄目:諫議策論
發布時間:2014-06-10 08:33:15
標簽:
杜吹劍

作者簡介:任重,曾用網名“讀書(shu) 吹劍”,筆名杜吹劍,伟德线上平台創辦人暨主編。


複立正教以辟邪教是根本之道

作者:杜吹劍(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時間:孔子2565年暨耶穌2014年6月10日




發生在山東(dong) 招遠的“五二八”慘案,使邪教問題再次浮出水麵。“全能神”等邪教組織規模之大、信眾(zhong) 之廣,令人咂舌,也宣告中國政府自十幾年前就開始實施的打擊法輪功等邪教的做法,基本無效。今天,中國大陸邪教之所以呈蔓延之勢,與(yu) 政府長期對宗教的性質認識及功能定位有關(guan) ,導致今日嚴(yan) 重後果,教訓慘痛。


1949年以來,中國政府全麵推行無神論教育,對宗教進行負麵宣傳(chuan) ,往往將“宗教迷信”連稱,把宗教與(yu) 科學對立,認為(wei) “求神拜佛”愚昧無知、荒誕可笑,而且不允許黨(dang) 員幹部信教。可是,科學能解決(jue) “生”的問題,但無法回答“死”的疑慮,即科學無法給生命予以價(jia) 值意義(yi) ,不能提升生命至神聖空間。生命無常,精神永恒,信仰問題必須用信仰解決(jue) ,此領域科學無能為(wei) 力。


對科學的迷信即唯科學主義(yi) ,將科學視為(wei) 萬(wan) 能,這種觀點在今日西方已受到質疑,但在當下中國大陸仍大有市場。上世紀20年代,中國曾發生過一場“科學與(yu) 玄學”的論戰,“科學派”自信已戰勝“玄學派”,認為(wei) 科學可以解決(jue) 人生觀問題。此後,“向科學進軍(jun)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an) 力”、“科教興(xing) 國”等口號紛至遝來。即使所謂“科教興(xing) 國”,其中之“教”,也僅(jin) 指知識教育,而非“教化”。有科學無教化,隻見科學不見文化(道德、宗教),不但失之一偏,也是當今宗教政策的認識根源。


基於(yu) 此,認為(wei) 科學必將戰勝宗教,並且,認為(wei) 宗教不具有良性社會(hui) 功能,將其視為(wei) 必將消亡之物。這種觀點,既是“理性的傲慢”,也違背常識且不尊重社會(hui) 現實。如科學昌明之西方歐美諸國,宗教亦並未消失抑或“失敗”,而是仍然在社會(hui) 中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毋庸置疑,宗教具有良性社會(hui) 功能。宗教可讓人的精神有所寄托而不致空虛、失落乃至紊亂(luan) ,個(ge) 體(ti) 得到群體(ti) 幫助而增進對群體(ti) 的認同感,人生的價(jia) 值意義(yi) 得以實現和提升,即讓人有安身立命之所在,故可以起到安頓人心、提升道德、穩定社會(hui) 的作用,具有維持社會(hui) 基礎性秩序的功能,從(cong) 而保證社會(hui) 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這從(cong) 古今中外的社會(hui) 治理實踐,已得到證明。


不僅(jin) 如此,宗教也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來源。近代以前,西方曆史是政教合一的,主要是基督教與(yu) 政權的結合。即使在號稱政教分離的今天,歐美諸國仍是高度重視宗教的作用,如英國的聖公會(hui) 就是法律規定的國教,英國政府必須向聖公會(hui) 提供財政支持。希臘憲法明文規定東(dong) 正教是國教,北歐一些國家則以路德宗為(wei) 國教。在亞(ya) 洲的日本,傳(chuan) 統的神道教具有國教性質。佛教在泰國,雖無憲法明文規定,但享有事實上的國教地位。


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論述了宗教與(yu) 民主共和製度的關(guan) 係,指出:“專(zhuan) 製製度可以不要宗教信仰而進行統治,而自由的國家卻不能如此。宗教,在他們(men) 所讚揚的共和製度下,比在他們(men) 所攻擊的君主製度下更為(wei) 需要,而在民主共和製度下,比在其他任何製度下尤為(wei) 需要。當政治紐帶鬆弛而道德紐帶並未加強時,社會(hui) 怎麽(me) 能免於(yu) 崩潰呢?如果一個(ge) 自己做主的民族不服從(cong) 上帝,它能做出什麽(me) 呢?”美國的政治實踐和社會(hui) 現狀,也強有力地佐證了托克維爾的觀點。查爾斯•泰勒亦明確說,美國的憲法就是一個(ge) 隱秘的“教會(hui) ”。


在中國曆史上,儒釋道三教合一,是中國文化主體(ti) ,其中儒乃主幹。“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亦為(wei) 曆代政治人物所尊奉。學者蔣慶認為(wei) ,儒教在中國的曆史上有四大功能,除了解決(jue) 社會(hui) 的行為(wei) 規範、生命信仰、情誌慰藉等問題,還解決(jue) 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問題,為(wei) 政治權力確立超越神聖的價(jia) 值基礎與(yu) 曆史文化的價(jia) 值基礎。


中國自近代以來,就進入整體(ti) 性反傳(chuan) 統的思想文化迷局,中國文化的主幹儒家,被徹底打倒,佛、道二教,一度被無情批判,其他民間宗教信仰,亦被當成“封建迷信”予以掃除,整個(ge) 社會(hui) 可謂進入信仰真空狀態,亦為(wei) 邪教的滋生創造了條件。大陸在改革開放前,意識形態具有功能性替代作用,亦掩蓋了問題。時至今日,立國之基缺乏曆史文化合法性的問題逐漸暴露。主幹性文化係統缺位,既是中國文化危機的表征,也是其本質。


由此可見,中國大陸邪教快速蔓延,包括外來宗教迅猛發展,其根本原因在於(yu) “正教”不立,傳(chuan) 統主流價(jia) 值信仰體(ti) 係遭到破壞,至今未能扶正。同為(wei) 華人社會(hui) ,在台灣、香港、澳門,法輪功、全能神等邪教全不成氣候,基督徒的比例也沒有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就是本土宗教一直得到了很好地發展,儒、道、佛仍然是民間信仰的主體(ti) ,幾百年來從(cong) 來沒有中斷過。台、港、澳經驗,可為(wei) 大陸借鑒。


總之,信仰問題不能靠科學解決(jue) ,繼續高喊“崇尚科學,遠離邪教”的口號,於(yu) 事無補。精神必須用精神對抗,法律打擊、軍(jun) 警防範無效。科學與(yu) 法律,對解決(jue) 邪教問題,皆是治標不治本。中國大陸現行的宗教政策及其指導理念,需要檢討並盡快調整。扶正傳(chuan) 統信仰,樹立主體(ti) 宗教,是解決(jue) 邪教問題的根本之道。不然,以後的麻煩會(hui) 更大。

                    

  (作者是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發表於(yu) 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