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社論】中國應盡早改革計劃生育政策
欄目:反思計劃生育政策暨放開二胎
發布時間:2013-01-24 08:00:00
中國應盡早改革計劃生育政策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01-23
中國擁有13多億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雖然為中國提供了世界最多的勞動力,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卻也給中國的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減輕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負麵影響,中國政府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俗稱“一胎化政策”,主要以城鎮居民為對象的計劃生育政策,延續至今。
經過三四十年的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在控製中國人口增速上應該說是卓有成效的,同時也為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口紅利”。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項政策的雷厲風行,中國今天的人口應該不止13多億,而過多過剩的人口所帶來的問題,比如對淡水、糧食等地球資源的大量需求,既是中國也是世界所麵對的巨大壓力。從這個角度看,這項在推行的過程中向來不乏諸如違反人權的批評聲音的政策,確實為中國也為世界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然而,任何政策都是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的產物,曆史條件改變了,政策也得隨之而改變,否則就不合時宜了。從目前所掌握到的情況看,中國正在麵對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的問題,老齡化社會已經形成並且會日趨嚴重,如果中國政府不對計劃生育政策做出實質性的修改,使之適應新的形勢,這項曾經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就會走向反麵,成為製約甚至妨礙發展的反動力量。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前天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所公布的情況,2012年的中國15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2%,比前年末下降了0.60個百分點,是有這項統計以來的首次下降。雖然這是中國官方首次以統計數據來說明勞動年齡人口下降,但是從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最近幾年頻頻麵對“用工荒”的問題,就已經能看出蛛絲馬跡。有中國學者甚至建議,中國未來的勞動力缺口預計會達到1億以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應在今後20年內從亞洲和非洲吸引大量的移民。
人口老齡化是另一個嚴重問題。根據中國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去年10月發布的消息,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在今年內突破2億,在未來20年內每年增加1000萬,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在中國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同時,中國0至14歲的少兒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卻從1979年的大約三分之一,降至2009年的不足五分之一,呈現了驚人的下降趨勢。這個趨勢若不及時扭轉,中國遲早會發展成為像日本那樣深受老齡化問題困擾,活力不足的社會,甚至更加嚴重。
平心而論,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近年來就允許父母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可是,這個局部放寬似乎無法解決勞動年齡人口下降、人口老齡化及其他社會問題,因此必須采取進一步的措施,至於是全麵推行“二胎化政策”或者幹脆全麵放寬,隻能由中國政府通盤考慮後,再進行科學決策。
其實,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人們的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加上經濟發達後必然招致的生活費上漲等客觀因素,都會使得人們自覺地優生優育。這或許能說明為什麽一些發達經濟體,盡管沒有推行什麽計劃生育政策,但所麵對的並非人口增加,而是人口減少,以致當局不得不竭盡所能來獎勵生育的問題。從這個方麵看,中國越早改革計劃生育政策,以後花在獎勵生育上的代價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