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傳(chuan) 通讀入門之莊公二十六年
作者:三純齋主人
來源:“三純齋”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七月初七日丙午
耶穌2024年8月10日
[春秋]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殺其大夫。
秋,公會(hui) 宋人、齊人,伐徐。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魯莊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8年。
春季,《春秋》唯一的記錄是戰爭(zheng)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這條記錄,三傳(chuan) 都未關(guan) 注。
夏季,《春秋》有兩(liang) 條記錄。第一條是“夏,公至自伐戎。”春季開始的伐戎戰爭(zheng) 持續了一個(ge) 季度,到了夏天,魯莊公帥師回國。如果按照《公羊傳(chuan) 》此前曾說的“得意致會(hui) ,不得意致伐”,則這條記錄似乎意味著魯國伐戎並未討到什麽(me) 便宜。
夏季,《春秋》的第二條記錄是“曹殺其大夫。”曹國殺掉了某個(ge) (或者某幾個(ge) ?)大夫。但殺的大夫是誰?為(wei) 何殺大夫?這幾個(ge) 關(guan) 鍵點都沒有說,讓人一頭霧水。《公羊傳(chuan) 》對此條解讀如下:
何以不名?眾(zhong) 也。曷為(wei) 眾(zhong) 殺之?不死於(yu) 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滅,曷為(wei) 不言其滅?為(wei) 曹羈諱也。此蓋戰也,何以不言戰?為(wei) 曹羈諱也。
為(wei) 何《春秋》沒有記錄被殺的是誰?因為(wei) 被殺的不止一個(ge) 人。為(wei) 何殺了很多大夫?因為(wei) 他們(men) 沒有為(wei) 國君而戰死。國君死在其位稱“滅”,這裏為(wei) 何沒有用“滅”?是為(wei) 了曹羈避諱。這是發生了戰爭(zheng) ,但為(wei) 何沒有說發生戰爭(zheng) ?也是為(wei) 了曹羈避諱。
結合此前《公羊傳(chuan) 》在魯莊公二十四年冬季對於(yu) 曹國和戎人相關(guan) 事件的解讀,此處強調“為(wei) 曹羈諱”,是因為(wei) 認為(wei) 曹羈是賢大夫但出奔求生了。他曾經勸諫曹僖公不要正麵硬杠戎人,但曹僖公不聽。從(cong) 這段解讀看,應該是曹國此時開始清算那次戰爭(zheng) 中表現不力沒有死節的大夫們(men) 。不過這也給年初魯國攻打戎人一事做出了一個(ge) 注解:魯國伐戎,大概率是替曹國出頭——畢竟兩(liang) 國此前總體(ti) 處的還是可以的,而且都是華夏一脈屬於(yu) 中原之國,又都是姬姓諸侯。
《榖梁傳(chuan) 》對這條記錄解讀如下:
言大夫而不稱名姓,無命大夫也。無命大夫而曰大夫,賢也,為(wei) 曹羈崇也。
之所以隻說了是大夫而沒有記錄名字,是因為(wei) 被殺的大夫沒有經過王室冊(ce) 封,雖然沒有經過王室冊(ce) 封,但這裏還是稱為(wei) 大夫,是表示認可其人的賢德,表示對曹羈的崇敬——言下之意,被殺的就是曹羈。
曹羈的身份,從(cong) 前年出現時就有點神秘,曹國這次殺大夫事件也是有很多疑點,但是我看到的資料有限,也隻能解讀到這裏了。
到了秋天,戰爭(zheng) 再次發生,《春秋》記錄說“秋,公會(hui) 宋人、齊人,伐徐。”徐國是當時東(dong) 夷集團實力最強大的一個(ge) ,始封在夏禹時期,據說因為(wei) 伯益輔佐禹治水有功,他的兒(er) 子嬴若木受封於(yu) 徐(注:今天江蘇徐州一帶),建立了徐國,此後的夏、商、西周時期,徐國一直是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周穆王時期,徐國國君是徐偃王,曾有數十諸侯向其臣服,嚴(yan) 重威脅周王朝的統治,有另立中央之嫌疑,於(yu) 是周穆王出兵討伐試圖使之臣服——可見徐國當時屬於(yu) 不服中央政府管轄的地方割據勢力。但後來還是被周穆王打敗,徐偃王歸隱山林,周穆王封他的子孫為(wei) 國君,繼續統治徐國。
徐國與(yu) 魯國和宋國近鄰,但關(guan) 係並不好,所以這次遭到了三國聯軍(jun) 攻打。但遺憾的是,因為(wei) 《三傳(chuan) 》對這條記錄也未做解讀,我也查不到更多史料,所以這次戰爭(zheng) 的其他信息也是一片空白。如果非要說這條記錄有什麽(me) 耐人尋味,那就是裏麵魯國、宋國、齊國的排序,按說此時齊桓公已經稱霸,則“秋,公會(hui) 宋人、齊人,伐徐”這樣的排序記錄,說明此事中宋國比齊國參與(yu) 度高、積極性高——也正常,畢竟徐國離齊國遠一些,跟齊國自身其實關(guan) 係不大。
冬季,《春秋》的記錄是“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三傳(chuan) 對這條記錄均未關(guan) 注。
《左傳(chuan) 》這年的記錄還是晉國的事情:
二十六年春,晉士蒍為(wei) 大司空。夏,士蒍城絳,以深其宮。秋,虢人侵晉。冬,虢人又侵晉。
大司空,主要負責掌管國家的土木工程事宜,屬於(yu) 高級核心官員,士蒍出任這一職務顯然是晉獻公對他臥底立功的獎賞。絳,即晉國此前的都城翼,杜預注釋說“今平陽絳邑縣。”大致在今天山西的曲沃縣和翼城縣一帶。魯莊公二十六年,春天,晉國的士蒍成為(wei) 了大司空。夏季,士蒍修築了絳,並且加深宮牆。秋天,虢國攻打晉國。冬天,虢國人再次侵擾晉國。
這裏的虢國是北虢,當時在夏陽即今天的山西平陸一帶。從(cong) 這段記錄看,晉國與(yu) 虢國的關(guan) 係比較緊張。這也能理解,畢竟兩(liang) 國緊挨著,很容易發生摩擦。不過虢國這次挑釁晉國還有其他原因,按照《史記·晉世家》的記載,是由於(yu) 當時“晉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晉。”所以虢國為(wei) 這些公子而攻打晉國,並不是什麽(me) 正義(yi) 感使然,而是想政治投機獲取利益罷了。“士蒍城絳,以深其宮”顯然也是預防虢國所采取的主動手段。
虢國這兩(liang) 次挑釁,可能是想著晉國剛發生晉獻公誅殺群公子事件,朝內(nei) 局勢不穩,想借機揩油,但卻沒有想到,晉獻公絕對是個(ge) 狠人,怎麽(me) 可能吃虧(kui) 之後就此善罷甘休?虢國很快就會(hui) 迎來晉國的報複,而且報複的後果非常嚴(yan) 重,我們(men) 且待來日再說。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