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純齋主人】《春秋》三傳通讀入門之莊公二十一年

欄目:經學新覽
發布時間:2024-08-06 00:55:29
標簽:

《春秋》三傳(chuan) 通讀入門之莊公二十一年

作者:三純齋主人

來源:“三純齋”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七月初二日辛醜(chou)

          耶穌2024年8月5日

 

[春秋]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薑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

 

魯莊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3年。

 

這一年《春秋》所有記錄《公羊傳(chuan) 》都未關(guan) 注,《左傳(chuan) 》的記錄依然還是圍繞王室的事件展開,所以還是後麵放到一起說。

 

春季無大事,《春秋》以“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一筆帶過。夏季,《春秋》唯一記錄是“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一代梟雄鄭厲公去世。但《榖梁傳(chuan) 》未關(guan) 注此紀錄。

 

秋季,《春秋》唯一記錄是“秋,七月,戊戌,夫人薑氏薨。”文薑去世。《榖梁傳(chuan) 》對這條記錄簡單解讀說:

 

婦人弗目也。

 

婦人去世了,《春秋》記錄的時候不會(hui) 寫(xie) 得非常詳細。

 

這裏的“婦人弗目也”,對照一下《春秋》對於(yu) 魯國曆代國君去世的記錄就能看出來,男女之間去世記錄最大的區別就是,作為(wei) 男性的國君,其去世記錄裏會(hui) 詳細說清楚他去世的年月日以及去世地點,而女性的夫人,其去世記錄正常隻有年月日,不記錄去世的地點。

 

從(cong) 《春秋》相關(guan) 記載推測,文薑此時最多也就五十多歲不到六十,她這一生也可說是頗具傳(chuan) 奇色彩。

 

冬天,《春秋》唯一的記錄是安葬鄭厲公,“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如果按照禮製,鄭厲公葬得晚了。

 

再來看《左傳(chuan) 》關(guan) 於(yu) 這一年的所有記錄:

 

二十一年春,胥命於(yu) 弭(mǐ)。夏,同伐王城。鄭伯將王自圉門入,虢叔自北門入,殺王子頹及五大夫。鄭伯享王於(yu) 闕西辟,樂(le) 備。王與(yu) 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dong) 。原伯曰:“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五月,鄭厲公卒。

 

王巡虢守。虢公為(wei) 王宮於(yu) 玤(bàng),王與(yu) 之酒泉。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後之鞶鑒予之。虢公請器,王予之爵。鄭伯由是始惡於(yu) 王。冬,王歸自虢。

 

第一段講述鄭厲公和虢叔擁立周惠王成功複位以及鄭厲公之死。弭,就是今天的河南新密市。聯係《左傳(chuan) 》去年的記錄,可以推測出來這裏胥命而未注明的兩(liang) 位人物就是鄭厲公和虢叔。這次胥命顯然就擁立周惠王複位一事達成了一致。王城,即都城洛陽。圉門,是王城的南門。闕,是王宮前的大柱子。西辟,即西邊的房屋。略,是經略、管理的意思,“武公之略”指原來鄭武公時代管轄的土地。原伯,杜預認為(wei) 即此前《左傳(chuan) 》提到過為(wei) 周惠王迎親(qin) 的原莊公。尤,本意是罪過、過錯,有個(ge) 成“以儆效尤”取得就是這個(ge) 意思。這段意思說,魯莊公二十一年春季,鄭厲公和虢叔在弭達成一致。夏天,鄭厲公和虢叔一起攻打王城,鄭厲公陪同周惠王自南門而入,虢叔帥軍(jun) 隊自北門攻入,殺掉了王子頹及此前作亂(luan) 的五大夫。鄭厲公在宮闕西邊的房子裏設享禮招待周惠王,演奏全套樂(le) 曲。周惠王賜給鄭厲公自虎牢以東(dong) 所有鄭武公原來管轄的土地。原伯說:“鄭伯不學好的學壞的,他遲早也會(hui) 遭殃。”五月,鄭厲公去世。

 

原伯顯然是因為(wei) 鄭厲公做出了不合身份的事情原伯才有此一說——問題就出在“樂(le) 備”二字上,這兩(liang) 個(ge) 字與(yu) 此前提到王子頹的“遍舞”是一個(ge) 概念。按照當時的禮製,諸侯招待天子是不能奏這全套樂(le) 舞的,鄭厲公有僭越之舉(ju) ,才引發了原伯這番議論。但原伯的預言應驗得太快了,鄭厲公死得也確實突然。

 

鄭厲公去世後,即位的是他的兒(er) 子,後世稱鄭文公,不過鄭文公的名三傳(chuan) 說法不一,《左傳(chuan) 》和《榖梁傳(chuan) 》引述《春秋》記錄時說是“捷”,《公羊傳(chuan) 》則是“接”。

 

第二段講述周惠王如何引發鄭國人的不滿。巡守,就是我們(men) 今天說的視察工作。玤,杜預注釋說是“虢地”,在今天的河南省澠池縣。酒泉,不是我們(men) 今天熟悉的甘肅酒泉,杜預注釋說是“周邑”,應該是河南某地,但具體(ti) 是今天的哪裏不確定。這段記錄裏出現了兩(liang) 位鄭伯,從(cong) 時間順序看,前者是鄭厲公,後者是在鄭厲公去世、周惠王賞賜虢公之後出現的,則隻能是鄭厲公的繼承者鄭文公。這段意思說,周惠王到虢公的地盤去巡守。虢公為(wei) 周惠王在玤地建造了行宮,周惠王賜給虢公酒泉。當初鄭厲公以享禮招待周惠王,周惠王賜給了他王後的鞶鑒。虢公招待周惠王,也請求周惠王賞賜器物,周惠王就賜給了他酒爵。鄭文公因此對周惠王心生怨氣。冬季,周惠王從(cong) 虢國回到了王城。

 

之所以鄭文公對周惠王心生怨氣,應該是認為(wei) 周惠王賜給虢公的禮物檔次更高,這也意味著周惠王似乎內(nei) 心深處並不尊重對扶助其複位起到主要作用的鄭厲公——當然,也許周惠王其實就是有意的,因為(wei) 東(dong) 周以來王室和鄭國的關(guan) 係一直很微妙,一方麵要依靠鄭國,另一方麵又忌憚眼皮底下的鄭國做大影響王室地位。所以這次賞賜,可能也有敲打鄭國的意味,畢竟鄭厲公招待周惠王時禮儀(yi) 上已經僭越,如果再不敲打警告一下,還不知道這位仗著自己的功勞會(hui) 做出什麽(me) 更出格的舉(ju) 動,不過好在鄭厲公還沒有來得及更加飛揚跋扈就突然去世了,估計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周惠王也會(hui) 長出一口氣。

 

周惠王複位成功之後,在賞賜擁護他的力量上,得罪了本來擁立他的一支重要力量鄭國;同時在史書(shu) 上也未看到對於(yu) 當初帶頭作亂(luan) 的衛惠公,給出了什麽(me) 懲罰——這也充分說明王室此時已經無力討賊了。好的管理手段是要恩威並施,王室的這種窘境,雖然有曆史的無奈,但其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諸侯不會(hui) 把王室放在眼裏。周惠王如果有魄力,當時就應該聯絡諸侯攻打衛國,並且完全可以滅了衛國拿來封賞有功的諸侯,且殺掉衛惠公以儆效尤,重塑王室權威。可惜,曆史沒有這樣來。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