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師初養(yang) 成,教學甘甜入心脾
作者:許文敬
來源:主辦方供稿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七月十五日戊申
耶穌2020年9月2日
十年之約漸過半,山水相隔守初心。在這個(ge) 特殊的暑假,我很榮幸能夠成為(wei) “青春孝行”團隊中的一員,以一名支教老師的身份連線遠在阜陽三合鎮的小朋友,和他們(men) 一起相聚雲(yun) 端,線上教學。

課前:初識未見心慌亂(luan)
這不是我第一次進行暑期社會(hui) 實踐,但卻是我第一次體(ti) 驗成為(wei) 線上支教老師。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即使作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的師範生,我所掌握的也僅(jin) 僅(jin) 隻有從(cong) 課程裏汲取的理論知識,若論到實戰授課,我的心裏還是不停打鼓:上什麽(me) 課程?課程節奏怎麽(me) 樣?中途會(hui) 不會(hui) 遇到突發事件?孩子們(men) 會(hui) 不會(hui) 不喜歡我?這些問題我越想越緊張,越想越不知從(cong) 何下手。
此時我忽然想起某次我回母校探望時老師向我傳(chuan) 授的經驗:“學生就是反映老師課前準備的一麵鏡子。”醒悟過來的我立刻將精力轉移到備課中,力求打造出精品課程,讓學生感受到我的準備,讓課堂不會(hui) 無話可講。翻課本、看例題,了解知識體(ti) 係;查教參、閱注解,明確教學目標。通過不斷打磨,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份真正意義(yi) 上的教案和課程PPT,做好了實戰教學的萬(wan) 全準備。

課中:互動心扉漸敞開
人與(yu) 人之間有一個(ge) 無形的門,隻要門兩(liang) 側(ce) 的人各自跨出一步,我們(men) 就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每次一對一課程開始前,我都會(hui) 打開攝像頭和麥克風等待孩子進入課堂。其中有一個(ge) 孩子在第一次上課時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一看到我打開了攝像頭就立刻退出了課堂,過了一兩(liang) 分鍾才進入。後來我問他原因,他說第一次見到老師有點緊張和害怕。聽到這話我內(nei) 心第一反應是有點微訝,第二反應是對於(yu) 這個(ge) 孩子我可能需要更主動,更多地調動他的課堂積極性,讓他逐漸敞開心扉。因此在後續課堂中我一直扮演知識的引導者,提供給孩子思路和方法,教會(hui) 他們(men) 運用類比、對比思維發現數學的規律,進而自己探索一些相關(guan) 的數學問題。隨著不斷引導,孩子的話也逐漸增多,更樂(le) 於(yu) 告訴我他的發現或者是不理解的地方。在那一刻,我們(men) 時空的差異仿佛一下子縮小了,比起師生,我們(men) 更像是下午放學後留在灑滿黃昏金光的教室裏一起相互探討知識的朋友。

課後:童言反饋心似蜜
無論是做什麽(me) 事情,隻要用心了,上天總是會(hui) 給你意外的驚喜。為(wei) 了配合孩子們(men) 的空餘(yu) 時間,我的課程安排的異常緊湊。每天下午我需要從(cong) 兩(liang) 點連軸轉到五點多,有時候甚至下完課聲音都會(hui) 沙啞不少,但是即使是這樣每一天我心中卻不曾有一絲(si) 勞累,因為(wei) 和孩子們(men) 在一起,你不僅(jin) 能夠感受到他們(men) 對於(yu) 知識的探索欲,更可以找到作為(wei) 一個(ge) 老師的職業(ye) 價(jia) 值。
第一天上完課之後我收到了一個(ge) 小姑娘給我發的微信,她說“老師你長得好漂亮啊,上課也很棒。” 當時我的心裏就像是開滿了整整一個(ge) 花園的花,芬芳四溢,沁人心脾,不管是一直講課造成的微缺氧還是沙啞的喉嚨都被我擱置一旁,我的心裏被孩子的話語填充的滿滿的。我以前一直不懂,為(wei) 什麽(me) 教師這個(ge) 職業(ye) 如此辛苦,既要提前查閱教參,提前備課,還要進行無生試講,集體(ti) 磨課,更要犧牲自己的業(ye) 餘(yu) 時間為(wei) 學生答疑解惑,拿著平均線上下的工資,忍者咽炎、腰椎間盤突出等職業(ye) 病的折磨,卻要承擔著教書(shu) 育人,培育國家棟梁之材的艱苦重任。難道老師們(men) 都沒有怨言,甘之如飴嗎?
經過這幾天的教學,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教師的魅,魅在其德與(yu) 才;教師的榮,榮在其桃李遍天下,榮在其春暉遍四方。教師的值,是超越物質衡量範圍,紮根靈魂深處之所在。
和曾有幸,不早不晚,在時空的洪流中與(yu) 你們(men) 相遇。得益於(yu) 科技的發展,讓我們(men) 即使身處異地,也能在雲(yun) 端會(hui) 麵。雖然無法切身陪伴你們(men) 每一天,但是課堂中你們(men) 的一舉(ju) 一動,一顰一笑都牽動著我的心弦。愛隔山海,雲(yun) 端再相見,這一份特殊的線上課堂經曆或許會(hui) 成為(wei) 你我心中最寶貴的回憶。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