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林】你知道現在談傳統和舊禮俗有多危險嗎?——獨生子女婚後先到誰家過年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9-01-28 19:21:40
標簽:婚後先到誰家過年、獨生子女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你知道現在談傳(chuan) 統和舊禮俗有多危險嗎?——獨生子女婚後先到誰家過年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臘月廿八日丙子

          耶穌2018年2月13日

 

作者按】這話題就很危險,單看標題一定會(hui) 得罪許多女性和這些女性的娘家父母。因此,懇請有興(xing) 趣的話,看完了再罵。

 

“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臥,稼場雞驚醒了夢裏南柯。”——昨晚晚睡,看到朋友轉發微博內(nei) 容:一對未婚男女,因為(wei) 爭(zheng) 執結婚後除夕夜到誰家守歲過年,談不攏,分手了,女的曬出了雙方的微信截圖:男的說除夕初一應在自家即婚後男女雙方的家過,初二再給丈母娘家拜年。女的不幹,非要倒過來。就這樣,兩(liang) 個(ge) 人分手了。真是變臉比脫褲子還快。

 

注意:這隻是暢想未來的結婚後如何過年,說說而已,就鬧分手了。

 

我對此評論道:嫁了誰,你就在誰家過年,那是你家,你娘家是親(qin) 戚,初二拜年,沒毛病。這還是個(ge) 事兒(er) ?看來的確別結婚了。

 

是啊,依照習(xi) 慣舊俗,女子結婚嫁人,就有了有別於(yu) 娘家的自己的家,該女子就是自己家的女主人,怎麽(me) 還在娘家過除夕?

 

吾鄉(xiang) 風俗,出嫁的女子一般不在娘家過年過節,特殊情況需要過的,須在大約子時到門外頭遛一圈,表示沒在娘家過。這是習(xi) 慣,也是秩序。不亂(luan) ,沒矛盾。

 

我又感慨:想到現在有些生女兒(er) 的人可憎,非要女兒(er) 除夕、初一在他家過,故意反習(xi) 慣,製造矛盾。人不認命、不守本分,萬(wan) 惡之源。

 

敝鄉(xiang) 風俗,忌諱出嫁女子在娘家過年過節,認為(wei) 於(yu) 娘家不祥。誰家嫁出去的女兒(er) 在娘家過年過節,會(hui) 遭議論和猜測。

 

因此敝鄉(xiang) 女子至今遵守舊俗,不在娘家過年過節,她們(men) 自己就認為(wei) 這很好、很省事兒(er) ,有習(xi) 慣和風俗支撐,自己娘家父母也很習(xi) 慣,沒覺得有什麽(me) 不合適。女子對此亦很自覺,常見在娘家過年過節的女子,會(hui) 自覺到那一天有意不在娘家過,或如上所述,子時外出一圈。旁人若客氣地說:你還信這個(ge) ?女必答曰:噫!要信哩!萬(wan) 一哪兒(er) 不順當,會(hui) 怪咱在娘家過年過節了……

 

她們(men) 從(cong) 俗、方便、默契,並不認為(wei) 有什麽(me) 不妥。更不會(hui) 理解為(wei) 受歧視那麽(me) 嚴(yan) 重。我小時候就陪長輩姑姑們(men) 在外頭轉一圈,說兩(liang) 句話再回去,高高興(xing) 興(xing) 的。家中有過年過節的女子,在外頭溜一圈,一般會(hui) 有娘家嫂子姐妹陪同,有說有笑的。沒覺得有什麽(me) 不妥。同樣,敝鄉(xiang) 老人在女兒(er) 家長住,到了過年過節,非要嚷嚷著讓把自己送回自己家過,哪怕過了那一天再接到女兒(er) 家來。同樣,女兒(er) 在娘家呆久了,逢年過節是個(ge) 坎兒(er) ,不僅(jin) 婆家讓你回來,娘家也會(hui) 堅決(jue) 趕你回去。

 

現在城市人,不信這個(ge) ,大過年的非要違背它、破壞它,結果平時好好的年輕夫妻,好好的兩(liang) 家親(qin) 家,因此鬧矛盾、積怨。何必呢?

 

風俗。從(cong) 了這個(ge) 俗,多方便!非要破它,惹事鬧矛盾生氣,何必!

 

風俗習(xi) 慣並非隨時隨地適應順遂於(yu) 任何人,可以說,之所以是風俗習(xi) 慣,就在於(yu) 它在執行過程中,會(hui) 裁抑個(ge) 人的行為(wei) 和情感,這種裁抑是強迫性的,且從(cong) 未停止。這正是風俗習(xi) 慣的價(jia) 值,簡單說,就是取大多數之宜,方便大多數。你一個(ge) 人非要別扭著來,就算你一個(ge) 人、一個(ge) 家成功了,你男人、你男人全家都順從(cong) 你,那是你的勝利,你自己得意就行了,非要嚷嚷著以為(wei) 自己馴服了全世界的男人,就要讓風俗習(xi) 慣立即倒流,都順從(cong) 了你?

 

有的人說了,我們(men) 就一個(ge) 女兒(er) ,嫁給誰家一個(ge) 兒(er) 子,我們(men) 就要男的到我家來過年。可以,你們(men) 能商量著達成一致意見,在哪裏過年都行。這是你們(men) 雙方通情達理,相互理解禮讓。非常好!

 

但自家這麽(me) 點事兒(er) ,就別吹自己破了舊俗好不好?一個(ge) 人、一個(ge) 家的事,你處理好了,是你們(men) 人好,幹嘛非要拔高到破舊俗?

 

就算你破舊俗,行!聽你的,破。問題是你能一下破幹淨了?你破不幹淨,考慮過剩下的那點兒(er) 沒有?

 

有的人說,那些都是舊風俗了,該破破了雲(yun) 雲(yun) ——你是老幾啊?你隻能自己違背風俗,不遵守習(xi) 慣,但那不叫破,你沒那個(ge) 能力,正像你同樣沒能力立什麽(me) 一樣。

 

有的說何必拘泥於(yu) 這個(ge) ,這是封建迷信雲(yun) 雲(yun) ——既然你說是迷信,在婆家不要太拘泥於(yu) 舊習(xi) 慣,那你為(wei) 什麽(me) 又死計較?你就主動放棄嘛。你八成兒(er) 又不肯。

 

都是沒文化、自私還固執,所有的強嘴胡鬧,都是圍繞著為(wei) 自己。

 

現代人厭學無知,又紛紛以現代自居。其實,現代化就是把不是問題的東(dong) 西當問題,這是當今幾乎全球性的毛病——別以為(wei) 人多就不是毛病。

 

這種毛病的症狀和危害是:社會(hui) 人心變得複雜難治。更可怕的是許多不該讀書(shu) 的人讀了書(shu) ,變得反不如文盲本分知命,越是非分他們(men) 越起勁兒(er) 去追求,越認為(wei) 是自己該得的。讀了點無根浮躁的書(shu) ,明明加重了他的無知但卻絕不認為(wei) 自己無知。很容易追逐功利異端之說,執邪僻而堅定,尤其不聽勸,愛強嘴。

 

昨晚期間因為(wei) 這個(ge) ,跟一個(ge) 人爭(zheng) 論的很激烈,都爆粗口了。

 

如今說傳(chuan) 統、說習(xi) 慣,很危險,有的人不願受束縛,恨不得破了所有習(xi) 慣,你一說舊俗,他很反感。就像他正在摸黑偷東(dong) 西,你卻無意中把路燈打開了,盡管你開燈並非為(wei) 了照他,但他很氣惱。

 

譬如爬山登高,舊俗如舊山道,它可能不方便、不寬敞、崎嶇危險,你願辟新道、造纜車,隨你的便,但為(wei) 什麽(me) 要惱恨用了千百年的舊道?它妨礙你什麽(me) 了嗎?

 

譬如照明,舊俗如舊火燭,它照紅過你父祖的婚房才有了你,你現在不用它照了,你現在連婚房都不要,隨你的便。但你厭惡舊燭台自己就是LED了?

 

……

 

說舊俗之舊,其實隻是客氣地指出俗是有曆史淵源的,並非指已經死了的、也非該死了的風俗;說舊俗,也沒有與(yu) 你信口胡說所謂新風俗相比而言。

 

你別以為(wei) 隻要反感反對舊俗你就自然新了,野驢跑到瓷器店一通踢騰、破壞,能說明驢就會(hui) 拉坯、上釉了?

 

也別以為(wei) 拋棄了舊俗就一腳踏入新俗了,你沒那個(ge) 福分,你隻是不想受絲(si) 毫約束,並不是創新俗,你的無知妄為(wei) 跟俗一點也沒關(guan) 係,因為(wei) 任何俗,不管新舊,都是約束人的,不可能讓你爽透讓別人憋屈死,所以,你就別雀兒(er) 拉雞屎一一淨想稀奇事了。

 

其實,現在的妄人,你說他反舊俗吧?他把舊俗中所有對他有利的哪怕是忽悠他的一句空話都不放過,做起來比誰都迷信神經;你讓他稍微調整一下,遜讓一點,方便別人方便大家,他就像馬蜂蟄了G點一樣,暴跳呼號。說到底,就是自私又不守本份、沒文化又自認為(wei) 高端。全都是變態的當代少正卯,每見此種貨色,我就想起吾鄉(xiang) 李因篤劍劈毛奇齡的軼聞了。

 

風俗絕不會(hui) 一成不變的,你不想讓它變都不行。

 

但卻是在你堅持和堅守甚至拘泥中,慢慢地流變自新的。

 

風俗,絕不可能在無知無敬無畏之心的妄人身上變新。

 

你隻有頑強地堅守它的舊,它自自然然慢慢產(chan) 生的新,才是對你有益的真正的新。

 

你別自己什麽(me) 都不知道,就自詡所謂新、標榜新,就像你沒死就先給自己弄了個(ge) 諡號一樣。

 

2018年2月13日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