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在歸屬感中傳(chuan) 承家風文化
作者:許翀
來源:光明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八月十五日甲子
耶穌2017年10月4日
獨在異鄉(xiang) 為(wei) 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qin) 。遊子們(men) 的思家之情,一到傳(chuan) 統節日,總會(hui) 不期而至。“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不僅(jin) 勾起人們(men) 的思鄉(xiang) 之情,也勾勒出團圓的樸素期待。當然,提及中秋,月餅似乎從(cong) 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ge) 元素,而月餅的形狀,正寓意著“團團圓圓”的期待。用“團圓”來代表一個(ge) 節日的主題,其背後,就是人們(men) 對歸屬感的一種認同。而在一個(ge) 高速流動化的社會(hui) ,這樣的“歸屬感”總能引發更多的共鳴與(yu) 討論。
團圓的夢想,是簡單的,也是樸素的。但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或因假期太過忙碌,或因路途太過擁擠,或因其他瑣碎之事……不是所有的遊子,都能與(yu) 家人團圓。這就是說,傳(chuan) 承與(yu) 發揚中秋文化,仍然需要與(yu) 時俱進。對於(yu) 不同的人群,或許也可以有不同的紀念方式。對每一個(ge) 人來說,若能保持傳(chuan) 統的慶祝方式,與(yu) 家人團聚,那麽(me) 就應該堅持這樣的方式,因為(wei) 這可以更好地保存好節日的儀(yi) 式感;但若是實在無法與(yu) 家人團聚,無法用傳(chuan) 統的方式去慶祝這樣的一個(ge) 節日,也可以用現代的方式去慶祝,價(jia) 值同樣不容忽視。
此外,中秋佳節也是一次弘揚家風的良好契機,任何時間都是傳(chuan) 承優(you) 良家風的好時機。若是把更多的傳(chuan) 統節日都當成傳(chuan) 承家風的機會(hui) ,那麽(me) 就足以小善常為(wei) ,最終達到“積大德”的目的。畢竟,傳(chuan) 承家風也應該是一件立足長遠的事情,那麽(me) 就不應該忽略任何一次機會(hui) 。而中秋佳節這樣的傳(chuan) 統節日,顯然是難得的寶貴的機會(hui) 。
眾(zhong) 所周知,家風正則行得正,家風淳則風氣淳。家風是人們(men) 家庭生活規範的總稱,好的家風對一個(ge) 人的影響,恰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耳濡目染之中,使個(ge) 人的素養(yang) 得以提升。或許,每個(ge) 人的成功路徑是不一樣的,但在這背後,良好家風的作用與(yu) 貢獻,卻是無法忽視的。從(cong) 良好家風中汲取精神力量,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不會(hui) 迷失方向,也成為(wei) 許多成功人士的現實寫(xie) 照。源於(yu) 此,“留住鄉(xiang) 愁”才會(hui) 成為(wei) 新時代一種引發極大共鳴的呼聲。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關(guan) 於(yu) 此的討論與(yu) 熱議,從(cong) 來都是熱門話題。不管節日如何變化,對多數人來說,這仍是一個(ge) 很有價(jia) 值的傳(chuan) 統節日,甚至是一個(ge) 不容褻(xie) 瀆的傳(chuan) 統節日。而在網絡時代,我們(men) 的慶祝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如微博、微信推出的H5特刊、闖關(guan) 遊戲、動漫視頻等多種方式,其實都是傳(chuan) 承與(yu) 發揚節日內(nei) 涵的方式。當然,同時也是可以用於(yu) 弘揚家風的,如此,傳(chuan) 統節日才會(hui) 換發新的活力。
弘揚中秋文化,傳(chuan) 承優(you) 良家風。對包括中秋節在內(nei) 的傳(chuan) 統節日,其實也需要將其充分利用起來,弘揚好的家風。唯此,才能更好地弘揚與(yu) 發揚傳(chuan) 統節日的文化魅力,以及通過家風尋求到我們(men) 的“根文化”,最終過上“有根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