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論語》之韻,攝生活之美
作者:謝一凡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書(shu) 院研究”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正月十二日己酉
耶穌2025年2月9日
在過去的200天裏,堅持誦讀《論語》成為(wei) 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cong) 最初的照本宣科到逐漸領悟其中深意,《論語》已不再隻是書(shu) 本上的文字,而是與(yu) 我的日常生活、攝影創作緊密相連的智慧啟迪,為(wei) 我帶來了全新的收獲與(yu) 成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le) 之者。”這種對事物熱愛與(yu) 享受的態度,也融入了我的攝影生活。高二那年,一個(ge) 尋常的日子,我偶然接觸到了攝影。曾經,我把攝影當作一種購買(mai) 相機後的任務,為(wei) 了拍照而拍照,忽略了其中的樂(le) 趣。但隨著對《論語》的深入理解,我開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ge) 平凡瞬間,用相機去發現那些被忽視的美好。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街邊的花朵上,煙囪中的嫋嫋炊煙穿過傍晚的輝光,這些看似平常的畫麵,因為(wei) 我心態的轉變,都成為(wei) 了鏡頭下珍貴的記錄。攝影讓我更加熱愛生活,而《論語》則教會(hui) 我如何從(cong) 生活中汲取快樂(le) ,二者相互促進,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yi) 。

學而時習(xi) :攝影技巧的反複錘煉
最初拿起相機時,我滿心都是新奇與(yu) 期待,覺得自己即將捕捉世間的萬(wan) 千美好。然而現實卻給了我沉重一擊。我拍的風景雜亂(luan) 無章,曝光也嚴(yan) 重失控,畫麵裏不是過於(yu) 刺眼的光線,就是模糊不清的輪廓,色彩也被那不正常的曝光攪得一團糟,完全沒有我腦海中設想的美感。拍人像時,更是慘不忍睹,人物的膚色呈現出一種奇怪的色調,臉上的表情也因為(wei) 我的緊張和生疏,被定格得僵硬又不自然,那些照片看起來就像一個(ge) 個(ge) 失敗的試驗品,透著濃濃的新手的青澀與(yu) 笨拙。第一次掃街時,我穿梭在熱鬧的市場中,滿心興(xing) 奮地按下快門,以為(wei) 能收獲許多精彩瞬間,可回看照片,卻發現每一張都毫無主題,隻是盲目地記錄下了市場的喧囂與(yu) 雜亂(luan) ,沒有一絲(si) 能打動人的地方。

但我並沒有就此放棄。此後的日子裏,我開始學習(xi) 攝影知識,從(cong) 光線運用到構圖技巧,從(cong) 色彩搭配到後期處理,每一個(ge) 細節我都不放過。無數個(ge) 周末,我背著相機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斷嚐試不同的拍攝角度和方法。終於(yu) ,我的努力開始有了回報。如今,我的有些照片已經能得到專(zhuan) 業(ye) 老師的稱讚,他們(men) 指出我在構圖上的巧妙之處,對我捕捉光線的能力也給予了肯定,這些誇獎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更讓我欣喜若狂的是,我竟然得到了一直以來我無比崇拜喜歡的攝影師的誇獎,那一刻,激動瞬間湧上心頭,也讓我更加堅信,隻要堅持,就能在攝影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這正如孔夫子所說:“學而時習(xi) 之,不亦說乎”,我持續學習(xi) 攝影知識,不斷實踐練習(xi) ,當看到自己拍攝的照片從(cong) 最初的不堪入目,逐漸變得富有故事與(yu) 溫情,能夠得到外界的認可與(yu) 讚賞時,那種油然而生的喜悅與(yu) 滿足,就如同古人在學問上有所精進,並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時的歡欣與(yu) 暢快,這不僅(jin) 是對我努力的最好回饋,更是激勵我在攝影道路上繼續勇敢前行的強大動力 。又如《論語》中這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在攝影路上從(cong) 最初的頻頻出錯,到後來收獲專(zhuan) 業(ye) 老師和喜歡的攝影師的誇讚。於(yu) 我而言,這是不斷克服困難、提升自我的過程,正如同士人們(men) 心懷寬廣、意誌堅毅。
溫故知新:攝影中的創新探索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wei) 師矣。”《論語》中的這句話,讓我明白知識的積累需要不斷回顧與(yu) 更新。攝影亦是如此,每一次拍攝都是“溫故”,重複著構圖、對焦、曝光等基礎操作。但隻有在這些常規動作中尋找突破,才能“知新”。比如在拍攝人像中,我之前喜歡使用大光圈懟臉拍,這樣的照片是很好看,但卻平淡,是大部分人拿起相機就會(hui) 拍的一類照片,而現在我會(hui) 有意識地縮小光圈,專(zhuan) 注畫麵整體(ti) 和諧。不斷回顧已掌握的技巧,嚐試新的參數、視角,才能讓攝影作品常拍常新,擁有獨特魅力。

切問求實:專(zhuan) 注細節,追求真實
在這兩(liang) 年的攝影時光裏,我逐漸意識到攝影需要“篤實”,也就是專(zhuan) 注細節,追求真實。“君子欲訥於(yu) 言而敏於(yu) 行。”在攝影裏,少些空談,多付諸實踐、專(zhuan) 注細節,才能出好作品。拍攝人像時,我不再隻關(guan) 注整體(ti) 畫麵,而是留意人物的眼神、發絲(si) 、皮膚紋理等細微之處。眼神中流露出的情緒,嘴角不經意的弧度,這些細節真實反映人物狀態,賦予照片生命力。現在,我鏡頭下的街景不再空洞無物,而是充滿了生活的溫度。我會(hui) 捕捉到母親(qin) 看向孩子時溫暖的眼神,會(hui) 定格孩子無憂無慮玩耍時臉上純真的笑容,這些曾經被我忽視的平凡瞬間,在相機的定格下,都變成了一幅幅充滿故事與(yu) 溫情的畫麵。

仁愛忠恕:賦予作品人文關(guan) 懷
“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拍攝時,我時刻提醒自己尊重拍攝對象,站在他們(men) 的角度思考。在記錄社會(hui) 現象時,不再是冷漠的旁觀者,而是帶著同理心去捕捉畫麵。拍攝動物時,不再隻展現它們(men) 的落魄,而是捕捉它們(men) 靈動活潑的瞬間,傳(chuan) 達對生命的尊重與(yu) 關(guan) 愛。這樣拍出的照片,不再是冰冷的圖像,而是充滿人文關(guan) 懷,能引發觀者內(nei) 心的共鳴。
共學適道:支持給予我前行的動力
在攝影這條充滿探索與(yu) 挑戰的漫漫長路上,我收獲的不僅(jin) 是技術的提升和一幅幅滿意的作品,更有來自身旁至親(qin) 們(men) 源源不斷的支持與(yu) 鼓勵,他們(men) 宛如熠熠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共學適道”說的正是我和媽媽。在攝影道路上,她無疑是我最堅實的後盾,總是毫無怨言地應允我的每一次拍攝請求,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都願意隨時隨地化身為(wei) 我的專(zhuan) 屬模特。從(cong) 青春洋溢的校園風,到典雅端莊的複古裝,她積極配合著我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耐心地聽從(cong) 我的每一個(ge) 動作指導。不僅(jin) 如此,當我對新的攝影設備心生向往時,她總是毫不猶豫地支持我更新裝備,隻為(wei) 讓我能在攝影之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她的愛如同涓涓細流,默默滋養(yang) 著我的夢想。

而我的閨蜜恰似《論語》中“德不孤,必有鄰”的生動詮釋。我們(men) 是兒(er) 時的玩伴,是學習(xi) 路上的摯友,更是攝影路上的好搭子。每天我們(men) 一起在明明德讀書(shu) 會(hui) 群裏打卡誦讀《論語》,感受古聖先賢的智慧。我們(men) 經常一起創作獨特的攝影作品,拍攝時她永遠懂我,無需過多言語,便能精準捕捉到我想要的風格。每一次拍攝前的頭腦風暴,我們(men) 都能默契地碰撞出靈感的火花。那些一起扛著相機穿梭在大街小巷尋找最佳拍攝點的日子,那些為(wei) 了一張滿意照片反複商討、不斷嚐試的時刻,都成為(wei) 了我攝影生涯中最珍貴的回憶。正是因為(wei) 有了她的陪伴與(yu) 支持,我在攝影道路上才能無懼風雨,勇往直前,不斷向著更高的殿堂攀登。

好之樂(le) 之:享受創作的美好與(yu) 艱辛
拿起相機的這兩(liang) 年,它早已不隻是一個(ge) 工具,更像是一位無聲的摯友,教會(hui) 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處細節,熱愛生活的每一麵。曾經,我是個(ge) 脾氣急躁的人,生活中的瑣事常常讓我心煩意亂(luan) ,但攝影逐漸改變了我。每當我舉(ju) 起相機,透過取景器去觀察這個(ge) 世界,我便能沉下心來,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安靜而美好,那些生活中的不如意也都漸漸消散。正如《論語》中所言:“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閑暇之時,神態從(cong) 容、心境平和,盡情享受著生活的愜意。他這種在平凡日常中都能展現出的悠然自得,正是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最好詮釋。而我在攝影的過程中,也逐漸領悟到了這種生活態度。攝影讓我學會(hui) 了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好,用一顆寧靜而熱愛的心去感受世界的每一個(ge) 角落。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我對生活的一次致敬,都是我在平凡中找尋不凡的過程。

“捕捉瞬間,珍藏永恒”,這是攝影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現在,我有幸踏入了夢想中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領域,這裏匯聚著更多熱愛攝影的夥(huo) 伴和優(you) 秀的老師,這是一個(ge) 全新的起點。200天的《論語》誦讀,為(wei) 我的攝影之路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溫暖的人文情懷。未來的攝影之路或許會(hui) 充滿挑戰,但我會(hui) 始終牢記《論語》中傳(chuan) 達的那份對生活的熱愛與(yu) 從(cong) 容,保持初心、繼續努力。我希望自己能一直緊握相機,用心記錄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讓每一張照片都成為(wei) 時光的寶藏,承載著生活的喜怒哀樂(le) ,成為(wei) 永恒的記憶。

個(ge) 人簡介:
謝一凡,網絡與(yu) 新媒體(ti) 專(zhuan) 業(ye) 大一學生。愛好攝影、繪畫、唱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在光影交錯的瞬間,我們(men) 捕捉愛與(yu) 自由的輪廓,讓這些瞬間成為(wei) 永恒的記憶。”希望未來可以用鏡頭記錄更多美好!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摩羅】洪範十章講義(yi)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