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端午,弦歌不斷的文化詠唱
作者:謝偉(wei) 鋒
來源:光明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五月初五日辛亥
耶穌2023年6月22日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指出:“如果不從(cong) 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經過無盡時光的淘洗,中華文明把生生不息的天地萬(wan) 物收納懷中,也把祖祖輩輩的辛勞孕育成血脈繁衍的希冀,就此達成了“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要領略華夏兒(er) 女延續千年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一個(ge) 傳(chuan) 統節日裏就有最好的映照。在中國,端午是與(yu) 春節、清明、中秋並列的四大傳(chuan) 統節日之一,讀懂了它,就能對我們(men) 這個(ge) 古老國度的文化脈絡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正是浴蘭(lan) 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在古人的理解裏,天氣濕熱的農(nong) 曆五月是多病毒疫疾的時節,為(wei) 避“五毒”的侵擾,人們(men) 用插蒲艾、蘭(lan) 湯沐浴等形式來做好個(ge) 人衛生,以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利用草本植物提高抵抗力,這種源於(yu) 大自然的實踐,正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生動體(ti) 現,因此有人說端午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現在的人們(men) ,依然用“端午安康”作為(wei) 節日的祝福語,當然我們(men) 無需用蘭(lan) 艾或菖蒲來做藥方,但傳(chuan) 統節日留給現代人的健康啟示,能很好地帶動愛國衛生運動的推動弘揚,對於(yu) 提高全民健康文明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汨羅江畔嗚嗚聲,猶聞屈子在行吟。”中華民族的曆史天空從(cong) 來不缺英雄的光環照耀,而屈原無疑是其中尤為(wei) 燦爛的星鬥。無論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恤民之意,還是“亦餘(yu) 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宗國之心,亦或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壯闊之誌——屈原不僅(jin) 僅(jin) 是立楚辭文體(ti) 之始祖,開浪漫主義(yi) 之先河,更是把中國人特有的氣節與(yu) 情操彪炳於(yu) 青史之上,留給後世萬(wan) 人敬仰。不泯的忠魂終有了一處靜謐的皈依之所,而中華兒(er) 女在端午佳節裏用極高規格的禮儀(yi) 祭奠屈子,曆經千年而不斷,由此把一個(ge) 民族的精神向往屹立在曆史的殿堂之上。
“衝(chong) 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zheng) 先鳥退飛。”中國人是含蓄內(nei) 斂的,但中國人也是積極向前的。站在端午賽龍舟的江河兩(liang) 岸,對這樣的情懷感觸更深:喊聲與(yu) 鼓聲入耳、汗水和江水交融,處處可見奮勇爭(zheng) 先的“大場麵”。仔細分析來看,劃槳壯漢整齊劃一的配合,船尾舵工冷靜超群的判斷,“靈魂”鼓手分秒不停地落槌……中國人的賽龍舟絕不僅(jin) 僅(jin) 是你追我趕的競技,更賽的是聽從(cong) 指揮、團結奮鬥、力爭(zheng) 上遊的“龍舟精神”!在即將到來的第19屆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龍舟項目預計產(chan) 生6枚金牌,這項端午的標配活動完成了從(cong) “大江大河”到“走向世界”的曆程。由此可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所散發出來的磁場,讓海內(nei) 外朋友更加心向往之。
千年端午,弦歌不斷的文化詠唱。唯有置身時間長河,方能深刻把握其曆史邏輯,因此對億(yi) 萬(wan) 國人來說,端午的內(nei) 涵絕不是一盤糯香四溢的粽子,就像春節不止一頓年夜飯、元宵不止一碗湯圓。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準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這也讓更多的年輕人用現代的觀念去審讀那些古老的傳(chuan) 統佳節,並親(qin) 身發現其中蘊含著的關(guan) 注“人與(yu) 自然”的精神情懷。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端午佳節帶給我們(men) 的文化滋養(yang) ,還將延綿不絕地傳(chuan) 遞下去,並且源遠流長、光芒萬(wan) 丈。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