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堂儒家婚禮”在深圳正式登場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0-05-27 08:00:00
標簽:
周北辰

作者簡介:周北辰,名亞(ya) 林,字北辰,西元一九六五生,祖籍貴州遵義(yi) 。一九八七年畢業(ye) 於(yu) 貴州師範大學中文係,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八年任教於(yu) 貴州師範大學。一九九六年起,師從(cong) 當代大儒蔣慶先生,並隨蔣先生創辦陽明精舍。二〇〇〇年辭去大學教職,投身儒家文化複興(xing) 事業(ye) ,並在各地傳(chuan) 道講學。著有《儒教要義(yi) 》《儒商管理學》《守望精神家園》。

 


  2010年5月22日下午,深圳孔聖堂在夢樂(le) 園婚慶城舉(ju) 行了一場盛況空前的儒家傳(chuan) 統婚禮。婚禮神聖、莊嚴(yan) 、華麗(li) 、典雅,盡顯儒家傳(chuan) 統本色,展示了華夏禮樂(le) 文明的風彩!
  
  婚禮由“親(qin) 迎禮”、“入堂禮”、“告拜禮”、“封贈禮”、“成婚禮”等幾個(ge) 部分組成,儀(yi) 理古奧,儀(yi) 式典雅神聖。禮儀(yi) 儀(yi) 式由孔聖堂儒家學者根據儒家《禮經》義(yi) 理及“士婚禮”儀(yi) 節製定。


  參禮人員由主婚人、司儀(yi) 、督導、樂(le) 師、執事、儀(yi) 仗、轎夫等組成,共計八十餘(yu) 人。婚禮第一次啟用了儒家專(zhuan) 職聖樂(le) 團、唱詩班,婚禮上演奏和演唱了《宣聖頌》、《大婚頌》、《詩經•關(guan) 睢》、《重回漢唐》等曲目。


  首先舉(ju) 行的是親(qin) 迎禮,婚禮迎親(qin) 隊伍浩浩蕩蕩,由身著儒服、腰配漢劍的儒家護禮隊維持秩序。近百人組成的儀(yi) 仗隊手執喜幡、華蓋、燈籠等禮具,抬著花轎。儀(yi) 仗隊成員身著各式漢服,鮮豔奪目,華麗(li) 典雅。儀(yi) 仗隊途經深圳羅湖區最繁華的路段,吸引了大量的圍觀群眾(zhong) ,得到廣大民眾(zhong) 的一致讚美和好評。


    新人入堂儀(yi) 式震憾人心。新郎頭戴束發金冠,身著漢製禮服;新娘頭戴鳳冠,身著漢製婚紗,長長的婚紗拖尾,描龍繡鳳,雍容華貴。新人在儀(yi) 仗隊的導引下,在禮炮聲中,踏著《大婚頌》、《宣聖頌》的聖樂(le) ,緩緩走過紅地毯。


  入堂儀(yi) 式後,舉(ju) 行了告拜禮、封贈禮、成婚禮。孔聖堂主事周北辰先生為(wei) 新人主婚。新人拜天地、拜聖人、拜祖先、拜父母親(qin) 朋,並在神靈麵前表白了自己的婚姻誓言。周北辰教授為(wei) 新人頒發了“孔聖堂儒家婚禮證書(shu) ”。


  此次儒家傳(chuan) 統婚禮的舉(ju) 行,意義(yi) 重大。這是中華文明“禮崩樂(le) 壞”一百餘(yu) 年後,在複興(xing) 和重建儒家婚禮禮製的基礎上舉(ju) 行的第一場婚禮。其儀(yi) 式、禮具、聖樂(le) 團、唱詩班等一應俱全,都是按照儒家《禮經》“士婚禮”禮製因時應世製訂。既符合傳(chuan) 統儒家禮製精神,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習(xi) 慣。是儒家傳(chuan) 統“創造性轉化”的最好範例。


  孔聖堂儒家婚禮的推廣和實施,將對重建中國家庭文化、改善民風民俗、建構和諧社會(hui) 產(chan) 生重大的作用。深圳電視台、廣東(dong) 電視台、晶報等媒體(ti) 對此次儒家婚禮作了報道。


 

 

 

親(qin) 迎

 

 

聖樂(le) 團

 

 

唱詩班

 

 

入堂禮

 


 

拜天地

 

拜聖人

拜父母

 

拜主婚人

 

封贈禮

 

成婚禮

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