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鍵】民間當然可以祭天

欄目:禮儀祀典
發布時間:2017-02-16 08:33:31
標簽:

民間當然可以祭天

作者:劉永鍵(網名“光武後族”,現居澳門。)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首發

時間:西曆2017年2月15日


  


照片說明:西曆2007年12月22日,西安民間人士在冬至“祭天”


伟德线上平台一篇有關(guan) 漢服社團祭天的文章,引來一些爭(zheng) 議(詳見《民間可否舉(ju) 辦祭天禮?——伟德线上平台暨原道微信群討論記錄https://www.biodynamic-foods.com/article/id/10403/),不少人認為(wei) 自古以來祭天乃天子特權,民間祭天乃屬僭越,我不認同這種觀點,茲(zi) 奉任重總編命,把我的零散發言整理如下:


蔣慶先生的儒教設想中,倡普設「天地親(qin) 君師」牌位,這等於(yu) 讚同庶民亦可祭天。其實民間祭天在中國曆史上從(cong) 來無法真正禁絕,蓋與(yu) 天產(chan) 生親(qin) 和關(guan) 係,以疏通自家生命源頭,乃植根於(yu) 人心之要求,宋明理學甚至有「隻此心便是天」之說。對時下的祭天活動,糾正其戲子心態可,以王權立場視祭天為(wei) 帝王專(zhuan) 利,不容老百姓與(yu) 祭則不可。儒者若還拘於(yu) 傳(chuan) 統等級秩序,動輒以僭越為(wei) 名,禁止平民與(yu) 天產(chan) 生直接聯係,這無疑是要把百姓推向耶回等教了。


問題的關(guan) 鍵不是曆史上什麽(me) 人可祭天,而是在當代,儒者應該如何思考人與(yu) 天的關(guan) 係。傳(chuan) 統上隻許帝王祭天,乃曆史背景之限製,人人都可與(yu) 天產(chan) 生密切聯係,乃義(yi) 理之必然。教堂天天有彌撒,回教徒天天崇拜五次,在他們(men) 的理解中,這無疑就是祭天。中國老百姓拜天,也是要與(yu) 天產(chan) 生關(guan) 聯,在其主觀心態中,恐怕並無祭、拜有別的區分。而傳(chuan) 統把祭天視為(wei) 帝王專(zhuan) 利,是連百姓拜天也要禁絕的,因為(wei) 這也被視為(wei) 冒犯了帝王事天的專(zhuan) 利。由此可見把拜天與(yu) 祭天嚴(yan) 格區分開來,隻是現代某些人的一廂情願。 


  


   


照片說明:西曆2014年冬天,陝西民間儒生舉(ju) 辦首屆甲午冬至祭禮天壇儀(yi) 式


至於(yu) 百姓能不能與(yu) 天產(chan) 生關(guan) 聯,在初民的信仰中,天無私覆,所有事情都與(yu) 天相關(guan) ,所有自然都是超自然。在圓融的儒學中,天人本無二,道器不二,形而上貫通形而下,祭天隻是通過一個(ge) 特定的儀(yi) 式,在主體(ti) 上強化本來如是的天人一貫而已。 至於(yu) 嚴(yan) 於(yu) 天人二分,隻是荀子、漢儒及清儒的一曲之見。耶教是把天外在化成人格神,儒家是把天內(nei) 在化成無限心,但在存在層級上是相等的。今人祭天可剝離其政治意涵,但一定要強分祭天與(yu) 拜天,乃徒生困擾耳! 


儒學有五經為(wei) 先與(yu) 四書(shu) 為(wei) 先之別,以四書(shu) 為(wei) 先者對等差不會(hui) 如此僵化。等差之別隻在社會(hui) 秩序中有,在天地秩序中無,天地秩序比社會(hui) 秩序更為(wei) 根本。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在天地秩序中人人平等,社會(hui) 秩序之等差乃是一種坎陷。一群演員各各作為(wei) 一個(ge) 人而言,在天地中是平等,但在戲劇的角色扮演中就有貧富貴賤之別,但是那個(ge) 貧富貴賤在人生價(jia) 值中不是最根本的。人的等差是進入某一特殊結構中才有的,在一家公司裏有老板,有經理,有基層員工,各人權責不同,但離開此一結構,在天地麵前,此一等差之序是不能拘束人之貴賤的。


孔子以前,君子、大人之稱隻屬貴族專(zhuan) 有,孔孟之後則將之扭轉為(wei) 有德者之美稱,可見孔孟實未把等級之別固化也!「祭必宗子」在後世中實未嚴(yan) 格遵從(cong) ,尤其今天兄弟宗族分居各地者眾(zhong) ,如果宗子在場,固應宗子主祭,如果宗子不在,庶出者無權與(yu) 祭乎?如果嚴(yan) 格按古禮,非宗子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每天上香也是越禮的,此豈非不通人情乎?


況且現在傳(chuan) 統家庭多供奉「某門堂上曆代祖先」牌位,這等於(yu) 是把天子諦祭與(yu) 袷祭的神位合在一起供奉,也是嚴(yan) 重越禮的,但此又是通情達理者忍心橫加指摘乎?古代天子祭天的排場,現在一般人也無法實施,但如果不反對庶人拜天,卻要嚴(yan) 分祭天與(yu) 拜天,庶人隻能稱拜天,不能叫祭天,恐怕隻是掩耳盜鈴,百姓無此區分,帝王亦不許百姓拜天也! 


人在倫(lun) 理秩序中固是等差有別,但就人人皆具天地之性而言,是平等的。當然能反或不能反其天地之性,反到什麽(me) 程度,乃是各人工夫有別。但就理學這一係而言,無不鼓勵人以聖人自期。就氣質之性而言,自然無法平等,就天地之性而言,人人平等。稟賦固各人不同,成就亦有參差,但此點不同,放於(yu) 天地間實微不足道。理一分殊之說,就是要處理平等與(yu) 差別的問題。


對天地社會(hui) 要立體(ti) 地看,平麵的頭腦顧此失彼,是無法中正地理解此問題的。天在儒學中就是本體(ti) 的意思,是存在與(yu) 價(jia) 值之源,真實不虛。天道就是道體(ti) ,道體(ti) 、性體(ti) 、心體(ti) 通而為(wei) 一。萬(wan) 物以天地為(wei) 父母,人子以父母為(wei) 天地。祭天祭祖乃暢通其生命之源也!當代新儒家講成三祭,祭天地、祭祖宗、祭聖賢,就是宇宙生命、肉體(ti) 生命、文化生命一一貫通。天地之大德曰生,從(cong) 其能生處說其為(wei) 體(ti) 。


所謂儒家之天與(yu) 道教玉皇大帝之分,在民間不是很清楚的。道教玉皇大帝又稱昊天全闕至尊玉皇高上帝,很明顯是襲取儒家昊天上帝之名號而來,隻是道教將之塑成偶像,難免有所扭曲,而且道教在玉帝之上還有三清。但一般庶民拜玉皇也好,拜天也罷,主觀上就認為(wei) 是在拜至尊,在此點上與(yu) 儒家之天是同級的。


而且民間也有望天而拜的拜法,不立任何偶像及牌位,這與(yu) 圜丘祭天是有相近處的。至於(yu) 家中供奉「天地君親(qin) 師」位,就更與(yu) 儒家難脫關(guan) 係了。至於(yu) 說庶民可拜天不可祭天,但現在許多傳(chuan) 統家庭「天地君親(qin) 師」牌位是與(yu) 曆代祖先供在一起的,甚至是合在一塊牌子中的。祭祖時實際上是「天地君親(qin) 師」一起合祀,如果說庶民不能稱祭天,隻能拜天,如此則是否也不能稱祭祖,隻能拜祖?


我這裏不是鼓勵庶民以天子規格祭天,而是要反對帝王壟斷天人關(guan) 係。關(guan) 於(yu) 等差問題,在社會(hui) 關(guan) 係中尊卑貴賤是存在的,但天的出場不應是強化尊卑關(guan) 係,相反應是弱化尊卑關(guan) 係。達官顯貴與(yu) 平民百姓的差距,在天麵前是可抹平的,皇天無親(qin) ,惟德是輔,這是給嚴(yan) 密的社會(hui) 等級透出一些鬆動的空間,顯貴與(yu) 庶民皆一起登法界,但在社會(hui) 關(guan) 係上不必盡去高下尊卑之相。


儒家首出仁道,但在血緣宗法社會(hui) 中,此仁道是受到局限扭曲的。父子之倫(lun) 是天性,但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向父權宰製,整個(ge) 社會(hui) 都變成君父威權。在個(ge) 人生命中重新體(ti) 貼仁道,重新反省天人關(guan) 係,乃能返本開新,瓦解父子關(guan) 係不當延伸而帶來的父權宰製。


萬(wan) 物本乎天,在儒家,天人關(guan) 係不是斷裂的二元,而是一個(ge) 連續體(ti) 。祭天祭祖都是疏通自家生命源頭,說層級不夠,神明不饗,乃陋儒俗見耳! 


理學家的天,大體(ti) 是萬(wan) 物的本體(ti) ,然體(ti) 用不二,天人本一,君子的修養(yang) 工夫就是要上達於(yu) 天。漢儒傳(chuan) 統無體(ti) 用不二之說,其對「仁」的解釋隻是相人偶,即不追問「仁」的形上根據,隻從(cong) 當下人與(yu) 人的相遇中尋求一種合理的關(guan) 係,在王權時代,這種合理關(guan) 係的建立又以等級的絕對化作支撐,此可謂智不窮源。


當然漢儒的氣化宇宙論也講天,但其講天不是要講出一種圓融的天人體(ti) 用論,而是要在等級秩序社會(hui) 中安立一個(ge) 最高層級。其僵化的等級關(guan) 係主要不是從(cong) 道德宗教的角度關(guan) 心人的德智成長,而是從(cong) 維護王權權威的立場講貴賤尊卑。


有人引《三禮》以明祭祀等級,我認為(wei) 儒經裏也有了義(yi) 說與(yu) 不了義(yi) 說,講出「天道與(yu) 性命相貫通」,向「心、性、天是一」方向推進者為(wei) 了義(yi) ,足以為(wei) 萬(wan) 世之大經。重在穩立農(nong) 業(ye) 社會(hui) 之等級秩序,維護王權為(wei) 首出者為(wei) 不了義(yi) ,乃一時權法,後世可適當損益之。


相關(guan) 鏈接 陝西民間舉(ju) 辦首屆儒生甲午冬至祭禮天壇儀(yi) 式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