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线上平台2019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欄目:年度十大好書評選、通知公告
發布時間:2020-01-10 16:47:51
標簽:年度十大好書
伟德线上平台

伟德线上平台創辦於(yu) 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儒家文明、推動中華複興(xing) 為(wei) 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wei) 工作標準,重點發布當代儒家的最新国际1946伟德成果、社會(hui) 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hui) 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隔閡。編發《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係列圖書(shu) ,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伟德线上平台2019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伟德线上平台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的基本原則是:

 

甲. 所選圖書(shu) 應持儒家立場,要有擔當意識、價(jia) 值關(guan) 切和文化情懷,国际1946伟德類的應當有思想創見、學術新得,大眾(zhong) 通俗類的應當持論中正、文辭優(you) 美。

 

乙. 名著新版、修訂再版、文獻整理、典籍點校和多人選集,以及境外(含台港澳)出版的圖書(shu) ,不參與(yu) 評選。

 

丙. 評委由儒家學者組成,通訊匿名投票,過程不公開。

 

根據評委的投票結果並經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綜合評議,伟德线上平台2019年度十大好書(shu) 評選結果最終揭曉(大致分為(wei) 国际1946伟德類和大眾(zhong) 通俗類),現予公布,名單如下(著者序齒排名)。

 

一、国际1946伟德類

 

01陳來著《儒學美德論》

02吳震著《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中國政教問題再思》

03幹春鬆著《倫(lun) 理與(yu) 秩序:梁漱溟政治思想中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

04陳立勝著《入聖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

05孫向晨著《論家:個(ge) 體(ti) 與(yu) 親(qin) 親(qin) 》

06唐文明著《彝倫(lun) 攸斁——中西古今張力中的儒家思想》

07陳贇著《周禮與(yu) “家天下”的王製:以〈殷周製度論〉為(wei) 中心》

08任鋒著《立國思想家與(yu) 治體(ti) 代興(xing) 》

09殷慧著《禮理雙彰:朱熹禮學思想探微》

10董成龍著《武帝文教與(yu) 史家筆法》

 

二、大眾(zhong) 通俗類

 

01周誌文著《論語講析》

02郭齊勇著《儒者的智慧》 

03楊朝明著《孔子的叮嚀》

04許石林著《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

05幹春鬆著《儒學小史》

06吳鉤著《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

07李太仆著《四百年燈火闌珊》

08張德付編著《中華日常禮儀(yi) 基礎教程》

09張甲子著《通識中國儒家》

10金龠/文、祁偉(wei) 威/繪、肖建軍(jun) /書(shu) 《手繪儒生:<儒林外史>的二十種風雅》

 

伟德线上平台編輯部敬告

孔子紀元2571年暨耶穌紀元2020113


附錄

国际1946伟德類十大好書簡要評介


【陳來著《儒學美德論》】本書(shu) 是作者有關(guan) 儒家倫(lun) 理與(yu) 美德倫(lun) 理的研究,也可以說是以追尋美德為(wei) 中心的中國倫(lun) 理研究。全書(shu) 分為(wei) 上下兩(liang) 篇,上篇主要關(guan) 注公德與(yu) 私德問題,是美德研究在一個(ge) 特定領域的討論,通過梳理近代以來公德—私德的起伏變化,揭示出中國當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下篇主要關(guan) 注美德倫(lun) 理,從(cong) 孔子、孟子、戰國早期一直到馮(feng) 友蘭(lan) 、馮(feng) 契,作者檢視了儒家倫(lun) 理與(yu) 美德倫(lun) 理的關(guan) 係,辨析了兩(liang) 者之間的異同。全書(shu) 的核心關(guan) 切是把握美德倫(lun) 理研究中的中國問題,證明儒家倫(lun) 理的現代意義(yi) ,尋找中國道德思想的出路。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20195月出版。


【吳震著《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中國政教問題再思》】儒教(孔教)是否是宗教?共和政體(ti) 是否需要宗教意義(yi) 上的儒教?但在此背後存在一個(ge) 更為(wei) 實質性的問題是:應如何處理“政教”問題以重新安排中國社會(hui) 政治秩序。本書(shu) 通過對中國曆史上有關(guan) 政教關(guan) 係問題的考察,特別對朱子、章學誠等人的儒家政教觀進行了梳理和澄清,進而對康有為(wei) 推動的孔教運動進行了批判性反思,揭示了儒家秩序理論的基本邏輯以及麵對現代性挑戰所出現的矛盾和困境。複旦大學出版社20191月出版。



【幹春鬆著《倫(lun) 理與(yu) 秩序:梁漱溟政治思想中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梁漱溟的政治關(guan) 切在於(yu) 如何建立一個(ge) 新的國家,他基於(yu) 對於(yu) 中國社會(hui) 的獨特的社會(hui) 結構和思維模式的認識,認為(wei) 中國隻能走由鄉(xiang) 村起步的現代國家建構模式。本書(shu) 通過對梁漱溟各個(ge) 時期政治思想的梳理和分析,特別是對於(yu) 其後期思想的研究,展現了這位哲學家和國學大師多路向的文化觀和在探索中國國家社會(hui) 秩序建設之路方麵富有啟發性的思考。商務印書(shu) 館20195月出版。



【陳立勝著《入聖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近代以降,陽明學中的心性話語成為(wei) 民族國家建構、革命運動開展、政黨(dang) 政治運行的一個(ge) 重要精神資源,陽明學的命運也由此更是潮落潮漲,極盡功罪褒貶之曲折。本書(shu) 旨在跳出惟“成功”是瞻的現代價(jia) 值視域,以“龍場悟道”“知行合一”“心外無物”“致良知”等陽明學著名論題為(wei) 焦點,追本溯源,疑義(yi) 與(yu) 析,從(cong) 修身工夫的向度體(ti) 會(hui) 陽明學的義(yi) 理內(nei) 涵,領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風光,管窺陽明學精神的本來麵目,重返“為(wei) 己之學”這一傳(chuan) 統儒學的生命世界。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20193月出版。



【孫向晨著《論家:個(ge) 體(ti) 與(yu) 親(qin) 親(qin) 》】在中國文化傳(chuan) 統中如此顯要的主題在近現代卻遲遲難以進入主流話語,五四新文化運動激進立場無疑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家”的價(jia) 值觀被認為(wei) 是中國人進入現代世界的巨大障礙。針對以往或“中體(ti) 西用”或“西體(ti) 中用”的偏頗,本書(shu) 以“雙重本體(ti) ”立意,堅持現代個(ge) 體(ti) 的自由,尊重傳(chuan) 統親(qin) 親(qin) 的價(jia) 值,以此形成現代中國的“公民文教”體(ti) 係。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11月出版。



【唐文明著《彝倫(lun) 攸斁——中西古今張力中的儒家思想》】本書(shu) 以人倫(lun) 問題為(wei) 思考主軸,重新刻畫了中西問題、古今問題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張力中展開的中國現代性的相關(guan) 理念、主張與(yu) 道路等思想界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清晰地呈現了儒教傳(chuan) 統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所遭遇的重大問題和巨大張力,詳細地分析了現代儒學的思想方向與(yu) 理論困境。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95月出版。



【陳贇著《周禮與(yu) “家天下”的王製:以〈殷周製度論〉為(wei) 中心》】王國維自視其《殷周製度論》為(wei) “經史二學的大文字”,但其“藏經學於(yu) 史學”的進路一再被遮蔽。本書(shu) 基於(yu) 經史之學的進路,立足於(yu) 儒家思想的大視野,對西周王製做了別開生麵但又根植於(yu) 經典的詮釋,尤其是對繼統法、宗法等進行了集大成性的研究,為(wei) 《殷周製度論》與(yu) 三代王製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進路,也為(wei) 中國思想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恢弘的視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1月出版。


【任鋒著《立國思想家與(yu) 治體(ti) 代興(xing) 》】現代中國的國家建構需要正視悠久傳(chuan) 統的深層延續性。治體(ti) 論在中國政治實踐中積累既久且深,最能體(ti) 現傳(chuan) 統關(guan) 於(yu) 政治體(ti) 係思索的意向和重心。本書(shu) 聚焦傳(chuan) 統政治理論中的變革思維和立國思維,將之進行高度整合提煉的治體(ti) 論,不僅(jin) 是理解中國政治傳(chuan) 統的深刻創新,也是構建中國自主性話語體(ti) 係的一次“曆史政治學”探索。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95月出版。




【殷慧著《禮理雙彰:朱熹禮學思想探微》】本書(shu) 從(cong) 朱熹的三《禮》學思想入手,從(cong) 學、理、用三個(ge) 層麵對朱熹禮學進行了係統論述,將文本分析與(yu) 思想、社會(hui) 、政治的互動結合起來,考察了朱熹禮學思想形成的背景、內(nei) 容及其特點,對困惑學界多年的朱熹晚年思想轉型、朱熹為(wei) 何要編撰《儀(yi) 禮經傳(chuan) 通解》、朱熹如何處理禮學與(yu) 理學的關(guan) 係等重要學術問題也作了進一步的探索。中華書(shu) 局20193月出版。



【董成龍著《武帝文教與(yu) 史家筆法》】司馬遷繼《春秋》之誌而作《史記》,申明周秦之變與(yu) 秦漢之變,敘事貫穿立朝與(yu) 立教兩(liang) 大問題。本書(shu) 力圖以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當代觀察貫通“天人之際”和“古今之變”的理解,基於(yu) 對司馬遷《史記》的文本細讀,以“立朝”、“立教”為(wei) 綱,張開史家“筆法”、“心法”之目,提供了《史記》的另一種閱讀方式和思考路徑。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2月出版。


大眾通俗類十大好書簡要評介

【周誌文著《論語講析》】本書(shu) 是台灣大學中文係退休教授周誌文以自身數十年閱讀《論語》的工夫為(wei) 根基,以多年講學積累為(wei) 基礎完成的《論語》讀本。本書(shu) 融匯文史,文質兼美,講解和分析同步進行,兼顧達意與(yu) 傳(chuan) 神,不僅(jin) 是一本積累多家觀點、義(yi) 理詳實、考據充分的專(zhuan) 業(ye) 書(shu) ,同時是一本具有個(ge) 人氣質的人生故事書(shu) ,書(shu) 中流淌著一股一往無前的廣闊之氣。北京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郭齊勇著《儒者的智慧》】本書(shu) 是當代儒學大家郭齊勇先生的一部“叩其兩(liang) 端”之作,既解讀了先秦儒家典籍《論語》《禮記》中經典命題的現代意義(yi) ,又介紹了儒學曆史上轉型關(guan) 鍵期的代表性人物王陽明、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的治學與(yu) 用世。作者兼顧學術性與(yu) 普及性,旁征博引又娓娓道來,把專(zhuan) 深的學術問題、學術觀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為(wei) 讀者梳理出一條儒學精髓的“捷徑”。北京出版社20193月出版。



【楊朝明著《孔子的叮嚀》】本書(shu) 提煉出65個(ge) “關(guan) 鍵詞”,如孝、忠、恕、義(yi) 、德、知人、使民、善政、愛與(yu) 敬等,用深入淺出的論述揭示了孔子思想義(yi) 理,對孔子思想體(ti) 係進行了創新性、貫通性的詮釋,嚐試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引導人們(men) 發現“偉(wei) 大導師”的“簡單”語言背後的“不簡單”。山東(dong) 友誼出版社201910月出版。


【許石林著《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作者以描寫(xie) 作者熟悉的生長環境——陝西關(guan) 中風土人情為(wei) 內(nei) 容,涉及山川地理、物產(chan) 工藝、風俗禮儀(yi) 、人物言語等內(nei) 容,全書(shu) 分為(wei) “風土”“禮俗”“人情”三個(ge) 部分,“經史作骨、藝文為(wei) 氣”,凡所描述,皆有根據,對司空見慣之事物人情、風俗禮儀(yi) 等等,探幽發微,使人讀後有所啟發和收獲。海天出版社20197月出版。



【幹春鬆著《儒學小史》】本書(shu) 以曆時性結構組織全書(shu) 章節,從(cong) 儒家學派的特點開始著手,全麵梳理儒學從(cong) 先秦時期直至現代的發展曆史,探討分析不同時期“儒”的定位,概括提煉出不同曆史時期儒學發展的幾個(ge) 關(guan) 鍵問題,著重對現代新儒學之概念、儒學發展的新方向以及新儒學譜係進行了闡釋。全書(shu) 結構簡潔,脈絡清晰,不僅(jin) 全方位地描述了儒家思想的內(nei) 涵,勾勒出一幅儒學生發、演變的曆史全景,更體(ti) 現了作者對儒學分期的獨特思考與(yu) 對儒學使命的殷切關(guan) 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5月出版。



【《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本書(shu) 作者通過給女兒(er) 講故事的形式,選取了25個(ge) 極具代表性的曆史典故,溫情講述了宋朝的種種政治製度,包括仁祖之法、虛君共治、台諫係統、文官製、公議、科舉(ju) 製、封駁製、回避製、獨立審判等,完整地呈現了大宋的政治文明成就。通過分析宋朝權力的架構、製衡、運作和得失,作者為(wei) “宋朝何以如此繁榮”以及“後來如何走向沒落”提供了一個(ge) 生動而形象的答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3月出版。



【李太仆著《四百年燈火闌珊》】本書(shu) 以史籍為(wei) 依據,主要遴選並解讀涉及兩(liang) 漢儒家曆史的重要古文資料(經學),以各時期儒家代表人物為(wei) 主線,包括董仲舒、班固、賈誼、揚雄、王充、鄭玄等人,也涉及受儒家影響頗深的政治人物,如漢武帝、光武帝、新帝等人,將古文經典的學習(xi) 與(yu) 學習(xi) 曆史的探尋結合在一起,儒學在兩(liang) 漢的曆史發展,在曆史故事中呈現出來。複旦大學出版社201911月出版。





 

【張德付編著《中華日常禮儀(yi) 基礎教程》】本書(shu) 作者從(cong) 事儒家經學研究,尤其萃心於(yu) 三禮,以複興(xing) 禮學為(wei) 職誌,潛心鑽研多年編寫(xie) 出這套教材,分容禮、倫(lun) 常、社交、燕飲、經禮五冊(ce) ,由個(ge) 人而人際,由家族而社會(hui) ,具有很強的係統性。同時,教材在繼承傳(chuan) 統的基礎上,因應時代發展而變革損益,具備良好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非常符合當前社會(hui) 和時代的需要。中華書(shu) 局20197月出版。 


【張甲子著《通識中國儒家》】本書(shu) 采取專(zhuan) 題問答的形式展現孔子思想與(yu) 儒家學說的方方麵麵,重點放在儒學的曆史發展及世人關(guan) 心的熱點和重點問題上,通過深入淺出的介紹,使更多的人了解儒學的重要概念、人物、典籍、事件,了解儒學的曆史淵源、奠基形成、內(nei) 涵特征、發展演變。陝西人民出版社20198月出版。 


【金龠/文、祁偉(wei) 威/繪、肖建軍(jun) /書(shu) 《手繪儒生:<儒林外史>的二十種風雅》】本書(shu) 以明清時期文學經典《儒林外史》為(wei) 藍本,選取其中二十個(ge) 片段,重新進行文學再創作,匯集成二十篇故事新編,配有二十幅原創國畫插圖,細致生動地刻畫了古代儒生的二十種風雅。二十篇故事既各自成篇,又藕斷絲(si) 連,情節更加豐(feng) 滿,構思更加精巧,語言采用現代白話文風格,流暢活潑,兼具趣味性和可讀性。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4月出版。